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18.5°C-22.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奔跑中国"冠军冲线,又发生令人震惊一幕!回应来了…(视频/组图)

2018-12-05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2周前苏州马拉松上出现的那起引起全国愤怒的事件:中国选手何引丽正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个名叫“奔跑中国”的节目组却为了“形式主义”的“爱国”宣传,竟让人屡次把一面五星红旗强行塞给何引丽,让她挥舞着国旗冲过终点,结果严重干扰了比赛过程。

此事也很快引起了全国舆论的谴责,中国田径协会也约谈了“奔跑中国”,要求其不得干扰比赛。

可在最新结束的南宁马拉松比赛中,“奔跑中国”却再惹出了强烈争议。

耿直哥先请大家来看下面这段视频,这是南宁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Outoya Gelgelo Tona在率先冲过终点线后,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一幕:

怎么令人震惊呢,正如视频中央视的解说人员所说,马拉松运动员在高速冲过终点后,是需要缓冲一段距离来进行心率和呼吸方面的调整的。可这一过程被人干扰,比如强行拽住,则可能会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风险。

而视频中的埃塞俄比亚选手就遭到了这种业余的对待。在他冲过终点后,大家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男子立刻迎上去拽住了他,同时该男子身边两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女子则展开了一面“奔跑中国”的旗子,一名拍摄人员也已经就位,准备让这名黑人运动员去给“奔跑中国”拍摄宣传照片。但这位运动员最终因为疲劳倒地。这一幕也引起了央视解说人员的批评,好在那位黑人之后并无大碍。

目前,此事也在网络上激起了强烈争议。更令包括@人民日报 等媒体不满的是,视频中“奔跑中国”的人去拉拽那位黑人选手明显就是为了拍照,而接受采访的南宁体育局方面却谎称“奔跑中国”不是为了拉人拍照,工作人员只是为了“扶”那位黑人选手,怕他“摔倒”……

可是,视频画面中已经迫不急待展开的“奔跑中国”的旗子,不知当地体育局人员又作何解释呢?同时,第二名的蒙古国选手和第三名的另一位埃塞尔比亚选手冲过终点时,怎么没人去扶呢?难道工作人员不怕他们也“摔倒”吗?

有网友还发现,那个强拽黑人选手合影的男子并不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而是“奔跑中国”承办商“智美体育”的副总裁宋鸿飞……

无独有偶的是,上次苏州马拉松比赛中曝出国旗事件后,苏州的地方体育局起初也曾一度为“奔跑中国”撒谎,称“递国旗”事件只是志愿者的“个人行为”。

话说回来,强拽黑人选手合影事件并不是“奔跑中国”在南宁惹出的唯一风波。不少网友在比赛过程中就发现,“奔跑中国”仍然还在比赛进行中给领先的中国选手“递国旗”,而且这位中国组第一的选手在冲过终点后,也同样被智美体育的副总裁宋鸿飞拉住,并与“奔跑中国”的旗子合了影。

以下是这一经过的视频:

当然,由于这次中国籍选手程乾育并未像何引丽在苏州马拉松时那样去冲击前三,他身边也没有和他竞争名次的其他选手,所以这次“递国旗”事件并没有像“强拽黑人选手合影”事件那般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

可前些天田径协会因为苏州国旗事件约谈“奔跑中国”时,已经明确要求“奔跑中国”方面“高度重视竞赛组织工作、严肃赛风赛纪,严格执行马拉松比赛的规则和竞赛规程,强调任何仪式和活动不得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不得影响选手公平竞争”。

如今南宁马拉松再次出现的“递国旗”举动,即便没有像苏州那样严重干扰到选手的竞争,却仍然是对比赛正常进行的一种干扰和影响,而且很难说这种行为不会再在接下来的马拉松里整出苏州马拉松的那一幕。

由此看来,人们自然也有充足的理由去怀疑“奔跑中国”是否认真吸取了苏州的教训,还是把田协的约谈当成了“耳旁风”?人们甚至有理由怀疑作为“奔跑中国”项目的合作方之一的田协,在约谈“奔跑中国”时是否对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强调得不够,不然他们怎么会在南宁马拉松中又惹出这么多问题?

可从目前网络上公众的反应来看,如果“奔跑中国”这个项目中的各方再不认真吸取教训,再不对干扰比赛和影响选手的“形式主义”进行彻底的改变,再不懂得珍惜“奔跑中国”这个名字中的“中国”二字,那么这个栏目迟早会被中国大众所抛弃和唾弃。(完)

最新回应:进行搀扶引领是赛后工作之一,视频并非全过程

4日,现场工作人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应:部分马拉松选手冲刺结束后,身体会有意识模糊等相应反应,上前进行搀扶引领是赛后工作之一,当时选手冲线后意识有些模糊,直奔摄影区跑去,现场工作人员的拉扯是避免选手相撞受伤。
“那个视频只展现了一个片段,并非现场处理的全部过程。”
该工作人员表示,冠军选手坐到地上后,医疗人员和赛事服务人员第一时间上前看护,迅速把选手送到赛后恢复区,并提供了水、补液盐、按摩等恢复性保障,观察其状态恢复后,才进行了颁奖仪式,之前也并没有在终点安排该名选手参加任何仪式活动。
“网上所说的马拉松男子冠军冲线被拽停强行合影是曲解事实。” 

该名工作人员提出:“在自媒体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欢迎并感谢媒体来报道赛事,也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建议,但一定要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不断章取义,更不要上纲上线制造矛盾。”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