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21.8°C-24.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核潜艇缘何撞上海底山脉,中国智库揭开幕后真相(组图)

2021-11-04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美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11月1日,美军公布调查结果称,核潜艇撞到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脉。11月2日,就撞击事故发生原因,中国央视军事分析称,美军在亚太过度部署、过度疲劳或是主因。

美核潜艇缘何撞上海底山脉,中国智库揭开幕后真相(组图) - 1

据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长期跟踪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强度和频次,创历年新高 。截至11月1日,美军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强度进一步提升,较2020年同期几乎翻倍。

“罗斯福”号、“尼米兹”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4个航母打击群,以及“马金岛”号、“埃塞克斯”号2个两栖戒备群,先后前往南海活动,累计11次进出南海。包括“麦凯恩”号驱逐舰在内的多艘美海军驱逐舰,10次穿越台湾海峡。

此外,5艘驱逐舰5次闯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和南海群岛12海里临近水域,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美空军累计出动22架次B-52H和B-1B战略轰炸机,14次进出南海,重点演练“动态兵力部署”作战概念。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美海军至少有“康涅狄格”号、“芝加哥”号、“基韦斯特”号、“俄克拉荷马城”号、“俄亥俄”号、“阿什维尔”号、“杰弗逊城”号、“斯普林菲尔德”号、“夏洛特”号、“汉普顿”号、“伊利诺伊”号等11艘核潜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略巡航任务。

美核潜艇缘何撞上海底山脉,中国智库揭开幕后真相(组图) - 2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分析认为:“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2009年以后明显加大了行动的频次和针对性。这是个长线的增长趋势,年份越靠后越强,2021年肯定强于去年。2021年,美军潜艇在南海周边的活动也很多,包括近期的核潜艇事故,可以看到水下活动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截至11月1日,2021年美军对南海的侦察力度进一步提高。据开源信息统计,美军从日本三泽基地、横田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以及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等多个基地出动包括E-3B预警机、E-8C空地监视机、EP-3E电子侦察机等机型在内至少563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抵近侦察,实际可能在900架次左右,每天平均2个架次以上,最多时达7个架次 。

为配合抵近侦察任务,美军每天还出动约2架次KC-135C或KC-135T加油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根据ADS-B信号统计,由于部分美军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开启信号或使用虚假地址码,且并不包括在南海活动的航母舰载预警侦察机E-2C的架次,因此真实数目更多。

美军5艘海洋监视船、1艘海洋测量船在内的6艘侦察船,也不时出现在南海进行抵近侦察,活动时长达396舰日,出动率达86%,几乎没有“空窗期”。

胡波说:“2021年根据我们的掌握,美军空中的抵近侦察大概有十几次基本上是贴着中国的领空飞,离中国大陆领海基线不到20海里,依据公开数据,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更近。长时间贴着飞,甚至保持几个小时来回折返巡逻,这是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提防、忌惮和反应越来越大。”

值得关注的是,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除了“高强度”和“高频次”,还出现两个新动向。

胡波表示:“首先,要关注美军一线兵力出现的疲劳状态。2017年频繁出现撞船事件后,美国内部也做了调查,为什么在西太平洋,特别是美第七舰队所属单位经常出状况?一个很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过度疲劳、过度部署。除非美国自己能够转换思路、改弦更张,否则这个状况改善不了,一旦状况恶化,对地区局势很不利。”

“其次,近两年以来,美军在中国周边活动,除了日常的巡逻外,更多转向战场建设和战争准备,应对所谓的高端军事冲突。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胡波说。

根据《2018财政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美海外军事基地514个,海外领地军事基地111个。在南海,这些密布的点位,就是美军建立的多个部署进攻性武器装备的军事基地。

中国军事专家罗曦表示:“美军514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有30万人,而在亚太就有10万人。其中,一是东北亚军事基地群,二是关岛基地群,也被美军视为非常重要的前出战略基地和战略支点,三是东南方向的军事基地群,由于与南海相关国家地缘政治非常接近,所以也成为美军介入南海事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美军近年撞船事故多与南海有关。2017年3月28日,“菲兹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海,由于舰员疲惫、决策失误、操舰技术不精等原因,6月17日返航时,在日本附近海域与一艘4万吨菲律宾货轮相撞,右舷损毁严重,至少3个船舱进水,7名美军士兵丧生,只能返回美国大修。

2017年8月10日,“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闯入中国美济礁附近海域,8月21日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由于操作失误和指挥失误,撞上一艘3万吨油轮,10名舰员死亡,经过一年多大修才重新下水。

仅2017年,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舰艇就发生5连撞,造成17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人手不足、疲劳作业、操作失误、训练不足是事故主要原因。

对此,军事专家罗曦认为:“通过这次核潜艇碰撞事故,可以看到美军在南海地区潜在的军事企图,想要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军事围堵。另外,美军在南海频繁地‘亮肌肉、秀拳头’,通过在南海驻军、军售、联演、联训,包括战略轰炸机飞行、舰艇过航,实际上是对南海地区安全秩序的破坏。美国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的推手,是破坏整个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最大危险源。”

在11月2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军公布核潜艇调查结果做出回应。

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一周后,美方才发表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声明,说核潜艇撞上了不明物体。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又说撞上了无知名的海底山,美方还将事故地点刻意模糊为所谓的印太地区国际水域,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等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充分暴露了美方的不透明和不负责任。

汪文斌强调,中方再次敦促美方详细说明事故的有关情况,充分回应地区国家的关切疑虑。关键是要停止派军舰军机四处滋事挑衅,炫耀武力,停止损害别国主权安全的行径。否则,此类事故恐怕不会更少,只会更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orkJo
orkJo 2021-11-04 回复
多下点铁丝网
绛茗-安
绛茗-安 2021-11-04 回复
这件事充分暴露了,美方的不透明和不负责任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