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1.8°C-23.0°C
澳元 : 人民币=4.85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西方制裁未达到“离间效果” 俄罗斯民意正在回归(组图)

2022-03-18 来源: 海外看世界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海外看世界,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一周,无论是俄罗斯政府还是俄罗斯人民都是很艰难的日子。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全方位”,“核弹级”的制裁狂潮和压倒性的网络舆论“声讨”中,在西方人的眼里,俄罗斯似乎成了“世界公敌”,普京一时间成了“希特勒再世”,“毁灭世界的战争狂人”。俄罗斯国内也掀起了又一轮的反战浪潮。在军事上,由于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的大量武器援助,特别是美国的“网络电子侦察系统”的直接介入,使俄军蒙受损失而进展缓慢。可以说是阴云密布,前途未卜。

西方制裁未达到“离间效果” 俄罗斯民意正在回归(组图) - 1

面对这一切,我们观察到,普京好像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在冷静、认真、“按部就班”的实施和调整自己的作战计划,通过三次的军事“静默”,四次谈判,俄乌战局正在缓慢,目标明确的按照俄罗斯的计划发展。过去的一周里,在这个战局不明朗,形势瞬息万变的时候,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什么?民心思变了吗?民心思反了吗?普京是怎样控制住国内的局势的?普京给自己留后路了吗?俄罗斯朝野各政党和普通老百姓对普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普京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义无反顾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底气是哪里来的?普京还能“挺得住”吗?

俄罗斯的民意在回归

根据近日对俄罗斯社会状况和民情的调查,老百姓逐渐从刚开战时和西方制裁的“蒙懵状态”中走出来,进入冷静的调整期。特别是俄军的战略调整,稳步推进和对乌克兰平民的人道主义救援,使许多当时持悲观态度的民众开始转变了态度。普京提出的“特别军事行动”逐渐为俄罗斯人所接受或至少是“不反对”。许多人对俄罗斯终究会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抱有信心。

我的俄罗斯朋友说:“我们知道,这不是和乌克兰的战争,而是一场和美国的战争。如果我们不希望俄罗斯人倒在美国的脚下,让美国支持的乌克兰与北约拥有远在勘察加的土地,我们就要赢得这场战争。”“我们和美国的战争开始了,紧跟着,制裁也会开始。我们应当准备好。这是美国和西方要摧毁我们的俄罗斯,分裂它,掠夺它。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巨额的遗产,已被西方掠夺一空,现在又来掠夺俄罗斯了”。

电视台记者街头采访,记者的问题是:“你最不喜欢的国家是哪一个?”,受访者几乎异口同声:“美国”。一个俄罗斯人说,“美国把我们和乌克兰从亲人变成了仇人。”这些话,在上周很少听到。我们观察到,俄罗斯人的民意正在向政府方向回归。一些政治,文化名人也穿上了“Z”字T恤,支持政府,支持俄军。俄罗斯人原来固有的反美情绪,在迷乱了一阵以后,又重新回来了。西方的制裁没有达到“间离效果”,反而使一部分俄罗斯人更靠向政府,对政府的信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是希望早点结束战争,让自己的骨肉同胞少受战争之苦。

俄罗斯政府也不用普通老百姓听不懂的国际形势的大道理进行宣传,(战争这真的目的和意义绝不像对外宣传的那样,政治家的思想不会和盘托出给老百姓的,宣传是赢得民心的需要)所以,只用“消灭法西斯,保护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同胞”和“打倒美国的代理人,解除敌人对俄罗斯的威胁”,已经足以使大部分老百姓相信政府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正义性了。这与西方预测的通过压倒优势的舆论战使俄罗斯的老百姓造反,进行“颜色革命”,里应外合推翻普京政权的结果大相径庭。

我相信,至少是现阶段,让俄罗斯老百姓在美欧和普京选边站的话,老百姓肯定不会选择欧美。更让西方感到意外的是,开战后,普京的支持率大幅度上升,从之前的60%上升到74.6%。我周围的俄罗斯朋友,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普京的。但是,下一步普京怎样处理俄乌战局将是他成败的关键,很多俄罗斯人认为,随着战争的胜负,或者无限期的拖延下去,民意的走向就不好说了,恐生变数。

谁是法西斯?俄罗斯人有自己的认知

俄罗斯政府对这次战争的“意义”在国内民众中的宣传,还是战胜了西方媒体和国内“自由媒体”的声音。尽管这次俄乌之战,美欧媒体在全世界占领了压倒的优势,世界几乎听不到俄罗斯的声音。特别是西方媒体把普京妖魔化为“希特勒法西斯”,把普京的2月24日讲话比作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外国媒体都开足马力,企图立刻给普京“坐实,定性”。

西方制裁未达到“离间效果” 俄罗斯民意正在回归(组图) - 2
2022年3月3日,大批顾客在莫斯科一间宜家家俬抢购货品。(美联社)

但俄罗斯人民不是好欺骗的。俄罗斯政府的宣传机构,成功而有效的“说服”了大多数俄罗斯人。使他们相信,国家这次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绝不是针对俄罗斯的同胞兄弟乌克兰人民。而是“保护8年来,受到基辅当局虐待和种族灭绝的俄罗斯族人和其他人群”。“泽连斯基政府里,几乎没有一个正宗的乌克兰人,而是一家美国和西方的代理公司,许多政府官员都有外国国籍。他们是迫害俄罗斯人的元凶,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共同敌人。”“我们希望乌克兰政府军放下武器,但绝不饶恕“新纳粹分子”。

我的一位乌克兰裔的俄罗斯朋友,家里许多亲戚都在现在战事激烈的马里乌波尔。她说,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分两部分,一是政府军,还有就是民间武装--新纳粹分子组成的“国民自卫军”。在马里乌波尔和俄军作战的就是这伙心狠手辣的纳粹恐怖分子。他们绑架了城里包括她的亲戚在内的平民,不允许他们从“人道主义安全通道”撤离,甚至作为“人肉盾牌”挡在俄罗斯军队前面。她希望俄罗斯军队尽早的消灭这些“新纳粹”。特别是近日俄军对哈尔科夫等地难民发放救济物资,给放下武器的普通群众发现金,取得了收复人心的效果。

俄罗斯人已从“下意识”的单纯“反战”,过渡到与政府合拍,共识:“战争是美国挑起的,又火上浇油,破坏停火。”民意又回归了。长期以来对惨无人道的“纳粹”的仇恨和对导致俄罗斯走向衰败的美国和西方的反感,又成了俄罗斯民意的主流。这也是普京底气的由来和“挺得住”的强大民意支撑。关于对这次“特别军事行动”,84%的受访者支持俄罗斯军队。不支持的占比 10%。认为俄罗斯军队的“特别军事行动”有可能成功的,占比70%。认为“特别军事行动”不成功的占14%。据俄媒体报道:“我们要特别感谢美国和俄罗斯的自由主义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会帮助俄罗斯政府提高信任度,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让我们的社会团结起来。”

大部分俄罗斯民众的共识是:“特别军事行动”终将会以我们的胜利告终。但分歧在于,乐观者认为“很快”,悲观者认为“长期”。而后者的比例较大。

普京有效的控制了国内的舆论和局势

1)首先普京动用了非常手段控制国内局势和舆论。

国家杜马通过新法律,“在俄军执行保护公民和国家职责的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对恶意传播俄军虚假信息和在国内呼吁西方制裁俄罗斯的人,将判处3-15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2)关闭俄罗斯独立电视台等亲西方的“自由媒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已“被停止”在俄的工作。作为“不良组织和外国代理人”的乌克兰的三家网站被俄罗斯屏蔽封锁。面对西方的网络舆论压倒优势的狂潮,俄罗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了“反制”。此外,俄罗斯还暂时取消了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社会和政论性节目。

3)在监狱服刑的纳瓦尔尼号召的“反战”大游行,于3月6日14:00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同时爆发。

这次反战游行,与2月25日的自发游行不同,这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纳瓦尔内的总部通过网上号召,然后全国统一行动。由于俄罗斯出台了新的的法律,所以这次游行的群众为了“保护自己”,在口号上还是停留在“合法”的框架之内。比如“不要战争”(Нет войне),“乌克兰--和平”(Украина-Мир), “俄罗斯--自由”(Россия-Свобода)等等。

我们观察到,这次游行的人都是支持纳瓦尔尼的人,人数较上次多一些,但这次“反战”大游行的“时机”晚了一点,俄罗斯的主流民意已经转向政府,加之游行者出于自我保护,不触犯“新法律”,所以没有什么新口号。这次游行的影响和对于社会的震荡比上一次要小。如果当时美国和西方认为2月游行可能发展为“二月革命”,进而推翻普京,那么这一次,只不过是典型的大家熟悉的“纳瓦尔内式”的“飞行集会”。作为普京最大“民间反对派”,纳瓦尔尼企图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利用“水可复舟”的“民意”来“兴风作浪 和“推波助澜”,推翻普京政府,但事实证明,目前俄罗斯的主流民意还不可能让纳瓦尔内掀起大浪来。据媒体报道,俄罗斯一些支持纳瓦尔内的精英,已纷纷逃离莫斯科。

4)普京借庆祝三八妇女节对俄罗斯“空姐”的讲话,进一步向全体俄罗斯公民宣讲了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宗旨,并表示了“只要我的生命足够,我将用语言,笔和剑来捍卫自己的祖国。”的决心。

西方制裁未达到“离间效果” 俄罗斯民意正在回归(组图) - 3
泽连斯基上任乌克兰总统半年后,曾经在法国及德国协调下与总统普京会面,商谈乌克兰东部和平进程。(Reuters)

这是普京十几天来第一次公开露面。当记者问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为什么普京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他说:“我们的总统又不是演员”。

俄罗斯已处在“反对霸权主义”的第一线

俄罗斯共产党,这个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反对党,在这次俄乌战争中是普京的坚定支持者。众所周知,统俄党和俄共近来矛盾激化,2021年9月国家杜马大选,俄共几名议员因控统俄党选票舞弊,举行小型集会而被捕。俄共总部和三个俄共议员的办公室也被查抄。但这次,俄罗斯共产党和俄罗斯统俄党突然从尖锐对立,转变为空前统一,俄共表现出对普京的支持力度令人刮目。

首先,俄共主席久加诺夫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的提案人和最积极的呼吁者。统俄党加上共产党的议员占到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的75%的席位,而这些选票全部投给了普京。特别是3月5日,俄共在红场高调纪念斯大林逝世69周年,大有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进行到底的感觉。俄共在刻意营造一个“气氛”:今天的俄罗斯要像当年苏联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一样,把乌克兰的“新纳粹”分子彻底消灭。这种提法,正是和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宗旨“保护8年来,受到基辅当局虐待和种族灭绝的俄罗斯族人和其他人群”相吻合,也正是俄罗斯政府所需要的。

我们且不去评论这个理由的“合理性”如何,但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俄乌战争已逐渐从一个区域性的局部地缘冲突,提升到世界性的“反对霸权主义”战争的高度。这恐怕一开始连普京都没有想到。现在看来,普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俄罗斯已处在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第一线,这也是恢复苏联大国雄风的关键一步。俄媒评论指出,“普京正在完成从一个‘国家行政官’到‘世界历史人物’的转变。”

可能这次俄乌冲突的最大的失败者就是拜登政府。拜登错就错在,生生把一个可以拉拢和利用的国家变成了死敌。把一个本来想退居二线,多次向美国示好的的“二流”的国家,变成一个和美国玩儿命的一号大国。这场俄乌冲突,原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连美国媒体都在批评拜登的错误。被逼到墙角的俄罗斯被迫“绝地反击”,无疑把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一下子拉升到冷战时的“苏联”,随着战事的发展,又把一场局部战争提升到世界两大阵营的决战。美国策动和一手导演的俄乌冲突,加快了了俄罗斯的“苏联化”。

这使我想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解释为什么外交部大楼上没有俄罗斯国徽,只有苏联国徽时说的,“当我们把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召唤到俄罗斯外交部大楼,苏联国徽就会使他们想起那个强大的苏联而感到震慑。苏联没有死去,它只是睡着了,很快就会醒来”。这一次,美国是不是彻底把“苏联”唤醒了?现在,俄罗斯的背后,除了中国,又打出来个印度。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美国及其背后真正“老板”的“全球战略”,会亲手砸在拜登手上。美国不但打不垮俄国,更会加速“俄,印,中铁三角”的形成。伊朗,叙利亚 巴基斯坦等国也纷纷加入“挺俄”的行列,一个反霸权的世界新同盟这在逐渐形成。这个局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从俄罗斯媒体最近的宣传上看,这场消灭“新纳粹”的战争,似乎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继续,俄罗斯的坦克上飘扬着苏联国旗为“保护8年来,受到基辅当局虐待和种族灭绝的俄罗斯族人和其他人群”而战。“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将所有在顿巴斯对平民犯下血腥罪行的战犯绳之以法”。至于这些“理由”是否“合理合法”,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这是俄罗斯大多数老百姓,特别是“后苏联公民”阶层完全可以接受的理由。这就足够了。

有政治分析家称:“后苏联时代”由于美国的错误,可能会提前到来。

高调为戈尔巴乔夫庆生,向西方传达了什么信号

在本周,赢得了国内舆论的支持和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俄罗斯政府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有了大幅度战略调整。从“速决战”到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首先拿下制空权,海空权,占领核电站,生物实验室,毁灭性打击的乌克兰主要军事设施3,000多处。在军事部署上“东实西虚”,占领海岸线重地,对主要城市围而不打,造成高压态势。同时为乌克兰难民开放“人道主义安全通道”并进行“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树立“仁义之师”的形象。对于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进行更猛烈的“反制裁”。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俄美谈判获得更多的筹码和更多的争得世界舆论的支持。

3月2日,普京在俄乌战事最为胶着,紧张的时候,给苏联前总统格尔巴乔夫写了一封生日贺信。在这封热情洋溢,充满溢美之词的信中,普京对这位“结束美苏对抗,与西方和解,解散’‘华约’,拆除柏林墙,为世界和平和推进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的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给予高度评价。其实普京是想说,他非常赞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俄罗斯现在已不再是“共产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属于“基督大家庭的一员”,美国没有理由把俄罗斯当成头号敌人,俄罗斯已做好和美国随时谈判的准备。这符合普京的一贯思维。

西方制裁未达到“离间效果” 俄罗斯民意正在回归(组图) - 4
2017年10月10日,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出席新书《I'm still an optimist》的签售会。 (视觉中国

从本周的观察,美俄直接谈判的时机还未到,但不管俄罗斯,美国还是欧盟都在开出自己的条件,试探对方。美国通过乌克兰这个“舌头”谈美国的底线,俄罗斯通过和乌克兰谈判向美国表明立场。俄乌战争到最后,是要通过美俄的“再平衡”来解决。越是战争激烈,越是无上限制裁,这种“漫天要价”的战争升级和制裁,就越离“就地还钱”的谈判不远了。

在美国和西方的制裁下的俄罗斯普通人

我们观察到,莫斯科老百姓生活平静,没有什么异样。商店里物资丰富,供应充足。看得出,政府在下大功夫保障供应,稳定物价。现在,物价小有上涨,但都在老百姓可接受范围内,莫斯科和其他大中城市没有出现抢购囤积现象。部分商店采取限购措施,但大部分商品随意购买,俄罗斯民心稳定。

面对制裁,俄罗斯人的反应很“平淡”。可能是美国和西方的制裁还没有真正触及到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痛处。我的俄罗斯朋友说:“我的生活和美元没什么关系,我挣卢布,花卢布,只要不涨价,我的生活照常。”这是大部分俄罗斯人的想法。但美国及其欧洲人并不了解俄罗斯人的心态。有一家西方媒体这样报道:“美欧确信,‘超强级别’的制裁压力,应该会促使俄罗斯人推翻或改变现任政府。但恰恰相反,美国和西方的制裁,只会将民众团结在现任总统的身边,因为制裁展示了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真实态度。西方信奉的“实力就是真理”的原则,在俄罗斯也许行不通。俄罗斯是个很难理解的国家,他们的政府往往会动员和团结公民,以“反制裁”的方针报复那些对俄罗斯人的任何不公平行为。”

正如一个俄罗斯人说:“没有宜家,我们照样能很好的活下去。顺便说一下,那里的罗宋汤很糟糕。我只去过一次,我喜欢那里的折叠床。但没有宜家就改变了一切吗?不是的,我的生活在继续,没有损失。”但现在的“制裁”,对于旅俄华商来说,是真正的“噩梦”。许多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卢布大幅度贬值,生意无法进行,又没有航班回国。只有祈祷战争早日结束了。

战争还在继续,结局扑朔迷离。我昨天下班时路过克里姆林宫旁边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巨大雕像,心情感到格外的沉重。乌克兰与俄罗斯本是同文、同种、同宗、同教的骨肉同胞,弗拉基米尔大公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和教宗。我真希望他手里揽着的巨大的东正教的十字架会显灵,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同胞兄弟指出一条和平之路。

本文转载自海外看世界,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土澳居民3568
土澳居民3568 2022-03-18 回复
乌克兰确实烂透了,十几个寡头富豪,一开战就全跑了,这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馮小嫻愛自己
馮小嫻愛自己 2022-03-18 回复
普京在俄罗斯的拥护还是很高的。
Melan_小黑鸟
Melan_小黑鸟 2022-03-18 回复
世界正在逐步看清楚美国的真相。现在的美国,像极了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国力衰退,却四处点火。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