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9.5°C-20.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14天前 来源: 最华人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前不久,《2024中国百强县》榜单发布,晋江在福建一骑绝尘,排在全国总榜单的第4位。

这是这座沿海小城连续第23年居中国百强县前十。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

● 晋江城市风光。来源:晋江市人民政府官网

晋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国货之城”,这里孕育了一大批重量级的品牌。

像我们熟悉的安踏、特步、鸿星尔克、361度、匹克、七匹狼等,这些企业都在晋江。

它们生产的鞋子出口到世界各地,全球每5双运动鞋,就有1双产自晋江。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2

● 中国十大运动品牌,大部分都诞生于晋江。图片来源:中国鞋网

此外,晋江还有着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称号,如“中国伞都”“中国拉链之都”“世界夹克之都”等,每年制造了全国约30%的伞、25%的品牌男装、20%的休闲食品及60%的外墙砖。

据统计,这座人口207万的小城,光上市公司就有51家,各类经营主体达30万户,算下来平均每7个人里就有一个老板。

这样繁荣的景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

曾经贫穷的小渔村,是如何上演“草根集体逆袭”奇迹的?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3

晋江制鞋第一人,点燃星星之火

时光倒退40年,晋江还是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县。

古人以“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形容晋江一带的贫瘠荒凉。

这里三面临海,土地受海水长期浸渍,土壤盐碱化严重,良田成了非常稀缺的资源。

为了生存,很多人背井离乡,下南洋闯荡;也有人留下来,做起了家庭作坊式的小生意。

谈到晋江鞋服产业的源头,当地人一般会从陈埭(dài)镇的林土秋说起。

林土秋是陈埭镇洋埭村的光脚农民,1979年改革开放后,其在外打拼多年的哥哥回乡省亲,看到家里破败的景象,撂下一句话:

“不要埋头种田,要办厂。”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4

● 林土秋

于是,林土秋联络了几个亲戚朋友,共同筹资创办了当地第一家“股份制”乡镇企业——洋埭服装鞋帽厂。

说是“企业”,其实就是个小作坊。

厂房很简陋,一间破旧的石头房子、几台缝纫机,就是他们的全部资产,一群人就这样踏上了制作皮鞋的创业之路。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5

办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不懂技术,只好从国营皮革厂请来两位老师傅,每人每月工资100元。

在那个年代,这是妥妥的“天价工资”了。

为了让这些钱花得值,他们跟着老师傅努力学习制鞋技术,林土秋也是既当老板又当学徒。

好不容易解决了技术问题,做鞋的原材料又成了老大难。

当时整个晋江都没有鞋材市场,买颗鞋钉都要跑到厦门去。

从晋江骑自行车到泉州,再从泉州车站买票到厦门,紧赶慢赶,回来的时候也得大半夜,只能摸黑推着车子走。

镇子只有一条小路,碰到阴天下雨浑身湿透,弄得满身泥巴。

更糟糕的是,当时国家物资匮乏,买东西要凭票供应,为了买到更多的布料,他们只能花高价去黑市买,还常常买不到。

克服万般艰难,这群农民在创业的道路上努力摸爬滚打着。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6

不过,他们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由于物资紧俏、供小于求,他们的皮鞋很受市场欢迎,做多少卖多少,仅仅一年下来,就赚到了8万块钱。

在那个万元户还是凤毛麟角的年代,8万块无疑是一笔巨款了。

林土秋的成功,激发了整个陈埭镇的创业热情,村民们都心动了,人们纷纷腾出房子,筹款买来缝纫机,加入到制鞋的行列中来——

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在村外的小河边搭起窝棚,每天做十几双拖鞋拿出去卖;

361°创始人丁建通,把自家客厅作为皮鞋作坊,最高产能达到“日产5双”;

拉板车的许景南则用多年来辛苦攒下的钱,创办了丰登鞋厂,也就是后来的匹克;

还有丁和木,跟几个亲戚合伙搞了个小作坊,代工生产鞋子,后来发展成为大名鼎鼎的安踏……

这些农民企业家们,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勇气,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尝试新的活法。

一家一户的力量或许单薄,但当整个镇子都行动起来,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

他们的鞋子都是手工打造,上脚舒适,推向市场后反响很好,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销往海外市场。

到1984年,陈埭镇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了1.1亿元,成为福建省首个亿元镇。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7

● 早期晋江乡镇企业车间

可以说,林土秋点燃了陈埭镇制鞋的星星之火。

之后的十几年里,星星之火继续朝着整个晋江蔓延,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制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晋江也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8

“霸占”央视,开启品牌之路

如果说林土秋点燃了晋江制鞋的星星之火,那么接下来一个人的出现,则率先为晋江的鞋子开启了品牌之路。

那就是安踏创始人丁和木的儿子——丁世忠。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9

● 丁世忠

丁世忠从小跟着父亲制作鞋子,他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就到自家的作坊里帮工。

生意一开始不错,但随着当地鞋厂越来越多,竞争逐渐变得惨烈起来。

那时一个镇子1000多户人家,大大小小的作坊就能有500来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办厂。

随着产能的提高,鞋子开始出现积压,一些小作坊最先扛不住压力,倒闭了。

为了开拓销路,初中毕业的丁世忠带着600双鞋子,背井离乡,到北京谋出路。

在他看来,与其在家里苦等外地的经销商上门来收鞋,不如走出去,主动寻找市场。

在北京,丁世忠跑遍了几乎所有商场,但没有人买他的鞋子。

因为商场都有专门的进货渠道,他人生地不熟,既没人脉也没品牌,根本摆不上商场的货架。

走投无路之下,丁世忠想了个“寄售”的法子,与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相比,寄售模式对商场更有利,商场不用垫资、不用承担风险、鞋子售出后再结算。

商场负责人很痛快地同意了,就这样,鞋子才终于摆上了货架。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0

● 上世纪90年代的百货商场

凭着质优价廉,丁世忠的鞋子在北京销量很好,后来他干脆开了个档口,做起批发生意,把家里产的鞋子源源不断运到北京批发出售。

仅仅4年,他就赚下了20万元。

但同时,丁世忠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时,耐克等国际大牌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仿冒产品,质量明明不怎样,印上耐克的商标后,价格和销量就能翻好几倍。

这让他见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

于是,丁世忠返回晋江,在和家里人商量后,给自家鞋子定了个品牌,取名“安踏”。

之后,他力排众议,花80万元巨款请孔令辉做代言,并投入3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打广告。

这个做法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连公司内部都将他视为“败家子”。

结果第二年悉尼奥运会上,孔令辉力挽狂澜,击败瑞典“乒坛王者”瓦尔德内尔,霸气夺冠,一举火遍全国。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1

● 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分别获得乒乓球男单冠亚季军

安踏也随之一炮而红,当年便实现了2亿元营收。

丁世忠的这场投资,堪称代言史上的传奇,人们这才意识到代言和宣传的重要性。

于是晋江各企业纷纷跟进,掀起了一股“代言热”,效仿安踏签约运动明星、往电视台投放广告,一度将央视体育频道重金砸成了“晋江频道”。

随着央视广告的播出,晋江品牌传遍了大江南北。

尤其2008年奥运会前后,随着全民运动的兴起,晋江的运动品牌们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

几乎每一条繁华的街道,都能看到晋江系的影子。

它们贡献了全国40%的运动鞋产量,将晋江稳稳送上了“中国鞋都”的宝座。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2

赚了钱,不能忘本

其实,运动鞋服品牌只是晋江的一个缩影。

当年,在林土秋创办洋埭服装鞋帽厂的同时,也有晋江人在进行着其他领域的尝试。

如恒安集团的许连捷,跑运输出身,抱着“造普通人家用得起的卫生巾”的念头,开始生产卫生巾。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3

● 许连捷

由于那个年代思想保守,他被人骂过“流氓”,还无数次被供销社老板赶出来。

但他从未放弃,他说:“卫生巾是改变妇女生活品质的产品,她们需要健康、需要告别旧的生活方式。”

如今,恒安集团已是全国最大的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旗下拥有安尔乐、七度空间、安儿乐、心相印四大中国驰名商标,为数亿人解决了痛点。

在休闲食品领域,晋江则诞生了盼盼、雅客、亲亲、金冠、蜡笔小新等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每年产出着全国约20%的休闲食品。

此外,这里每年还制造着全国约30%的伞、30%的泳装、25%的品牌男装及60%的外墙砖,几乎涉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产业集群优势非常明显。

40多年来,晋江老板们用他们的冲劲,闯出了一条祖辈不曾走过的路,他们历经坎坷,如今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4

● 晋江系部分品牌

不过,这么多有钱人汇聚一处,晋江的老板们相互摆阔也一度是出了名的。

婚丧嫁娶,动辄摆上几百桌的豪华酒宴,彩礼嫁妆更是动辄上亿。

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奢侈风气,恒安集团掌门人许连捷,牵头成立晋江慈善总会,提出“不重面子重里子,不比排场比慈善”的口号。

这个曾被曝出在机场吃泡面、靠着座椅打盹的企业家,做起慈善来相当阔绰,多年来累计捐款超过10亿元,每逢喜事必捐款。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5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6

● 在机场大厅吃泡面、打盹的许连捷

两个儿子结婚,他各捐6666.66万元;侄女结婚,他慷慨捐出1000万元;父亲八十大寿,他大手一挥,豪捐9999.9999万元。

在他的带动下,晋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简办,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公益事业——

晋兴集团董事长陈建福家中有喜,捐出善款2000万元;

利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王聪星爱女大婚,捐出善款1000万元;

豪信汽车集团总裁曾国信、华宇织造董事长柯文新,各自在子女婚礼上,向晋江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

据统计,自2002年成立以来,晋江慈善总会收到的善款已超过46亿元。

这些钱被用来新建了学校、创办了敬老院、铺砌了水泥路、建起了运动场,至少18万困难群众因此受益。

正如安踏掌门人丁世忠所说:

“我们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现在富裕了,不能忘本,要尽我们所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7

● 晋江慈善总会接收的部分移风易俗节约礼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基因,已深深融入了晋江企业家们的血液中。

2014年,晋江获评“中国七星级慈善城市”,成为中国县级市“首善”。

慈善的意义不只在于穷人得到救济、弱者得到关怀,更在于唤醒整个社会的互助意识。

它带给一座城市以温度,温暖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个人。

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组图) - 18

● 来源:晋江市人民政府官网

从一个靠政府财政补贴过日子的“破败渔村”“农业穷县”,脱胎换骨成为福建首富县、中国百强县,晋江创造了一个草根集体逆袭的奇迹。

他们善于抱团取暖,以村镇为单位形成产业簇群,从而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在激烈的商战中活下来,一路发展壮大。

这种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成了晋江崛起的“法宝”。

“晋江模式”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四大模式之一,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并列。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

晋江经验的实践之路仍未停止,仍将带给更多地区以启迪。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PennYoung
PennYoung 14天前 回复
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真是个传奇!他从小就在家里的作坊里帮忙制鞋,然后自己去北京打拼,最终开创了安踏的品牌之路。
GOODsFORYOU
GOODsFORYOU 14天前 回复
爱拼才会赢。闽南人
醬仦妞
醬仦妞 14天前 回复
藏龙卧虎。
fro_yo_
fro_yo_ 14天前 回复
都是同道中人 没百亿都不好意思说是富翁
草青1988
草青1988 14天前 回复
银行贷款多少你知道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