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3.0°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21天前 来源: 第十一诊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些天参加了一场老友聚会,因为太久没见大家聊了很多彼此的近况,却在无意间听一个朋友说,她和老公已经快6年没有过性生活了……惊讶之余不禁感叹:这到底是什么现代柏拉图之恋?!

的确,网上有不少段子都把伴侣戏称为「室友」「队友」「那个男的」,或许在一起时间久了伴侣或夫妻都逃不过处成大兄弟的定律。

前不久很火的一部韩剧《好久没做》,和剧名一样,讲述的是一对很久没有性生活的夫妻,通过各种方式想要寻回昔日激情的故事。

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丈夫去洗澡,妻子在客厅看电视,当性欲来临,两个人想的不是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性爱,而是各自开始自慰……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1▲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取向没有问题、能力没有问题,似乎也依然爱着彼此,但却心照不宣地回避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性生活,成为了很多伴侣不能公开的秘密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2

伴侣们不能公开的秘密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无性婚姻」的问题:无性婚姻的女人最后都怎么样了?无性婚姻该结束吗?无性婚姻能维持多久?

作者抱怨对另一半的无奈和煎熬,评论区里也都是自嘲和逞强……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3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4

▲图片来源:知乎

通常来说,如果夫妻之间每年发生性关系少于10次,就可以被认定为无性婚姻。无性婚姻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只是它像隐匿在身体里的一根刺,无法向外人展示却又没办法忽视。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性学专家潘绥铭在一项对已婚男女的调查中表示:在中国,每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占28.7%。

Lesondetre 株式会社(东京都新宿区)于2023年10月对4000名20~50岁的已婚男女进行了关于性生活的实际情况调查。

调查询问了20多岁到50多岁的已婚人士与配偶有无性生活,其中回答完全无性生活的比例高达43.9% 。令人惊讶的是,当调查人员将年龄缩小到20~40岁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2022年,美国33.1%的婴儿潮一代已婚人口处于无性婚姻中,相比之下,已婚的Z世代处于无性婚姻中的比例只有2.3% 。

日剧《即使你不和我做》讲的也是一对无性婚姻夫妻,两人感情好到结婚5年,还是会一起淋雨赏樱花,但如今已经经历了2年无性生活。妻子主动暗示,丈夫却总是回避,直到有一天妻子发现,丈夫宁愿大半夜偷偷起来看片,也不愿意和自己亲热……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5

▲图片来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虽然性不是必要的,但它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段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性爱表达爱意,增进情感联系,增加幸福感;当然,如果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没有需求,并且能够接受无性婚姻,也不失为一段和谐的关系。

可是,一开始相爱、激情四射的两个人,是如何走向无性婚姻的呢?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6

性是在什么情况下消失的?

感情问题

只有预期之外和尚未得到的东西才会激发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的分泌,而感情中,当激情退去回归平淡,浪漫爱情幻想更多由柴米油盐占据,轻声细语、耳鬓厮磨逐渐变成了饭谁做、碗谁洗、孩子谁带等现实问题……

落差感与日常琐碎的消磨,难免会产生矛盾、争吵,让感情逐渐冷淡,甚至有出轨迹象……

生活压力

这一点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深有体会,在公司当牛做马,整天对齐颗粒度,跟不同的同事开800个会,还要焦虑自己不被优化,累得只剩口气了,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做那档子事?

长期的压力会让糖皮质类固醇升高,性激素水平下降,压抑和性有关的行为,在压力大的时候,皮质醇水平比感到放松的时候大约高9倍。BBC曾经调查2000多名英国人的性生活,结果显示压力成为了危害现代人性生活质量的头号杀手。

除了压力降低性欲的生理原因外,压力还会让你感到疲惫、抑郁和焦虑,以至于根本没有性欲。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7

▲图片来源:Giphy

耻于谈性

在传统观念里,似乎性就该由男性发起和主导,女性主动就是放荡;再加上大多数人认为性是比较私密的话题,不该拿出来探讨,也不知道怎么和伴侣沟通。

Justin Lehmiller在《告诉我你想要什么》(Tell Me What You Want)一书中,对4175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他要求参与者报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起性行为的频率,以及单独报告他们幻想主动发起性行为的频率。

结果发现,异性恋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起性行为的频率要低于异性恋男性。具体来说,在异性恋女性中,28%的人表示她们经常或总是性的发起者,相比之下,50%的异性恋男性表示她们经常或总是性的发起者。

然而,幻想主动发起性行为时,说自己通常或总是性的发起者的女性数量增加了25%。

也就是说,女性并不排斥主动发起性行为,但在现实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

健康问题

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性欲和亲密行为有重大影响,尤其是性功能障碍。

调查显示:大约43%的女性和31%的男性会受到性功能障碍影响。发生性功能障碍时,可能会表现为:

欲望障碍: 缺乏性欲或对性的兴趣;

性唤起障碍: 在性活动中身体无法被唤起或兴奋;

性高潮障碍: 延迟或缺乏性高潮;

疼痛障碍: 性交疼痛。

虽然研究表明性功能障碍是很常见的,也是可以治疗的,但人们似乎并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但还是建议如果这些问题持续超过几个月,或者给你或你的伴侣造成困扰,最好去医院进行评估与治疗。

PS.有时候情绪问题、压力较大也可能会造成性功能障碍,偶尔发生不用太过担心,如果频繁发生就要引起重视了。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8

▲图片来源:Giphy

性欲错位

从人的需求曲线或者能力曲线来看,女性在20岁到40岁左右是基本稳定的状态,有些人可能会受到孕期、生产的影响,在需求上有下降,但过了这个阶段还是会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男性在30岁之后开始出现明显下滑。下滑主要体现在能力、需求、意愿上,包括欲望的强烈程度等等。

如此一来,在整个人生轨迹上,伴侣双方就很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需求不匹配。

根据北美性医学协会(SMSNA)的研究,性欲不匹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匹配的性欲会导致性欲高的伴侣感到被拒绝,性欲低的伴侣感到内疚或烦恼。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9

如何在长期关系中保持稳定的性欲水平?

既然无性婚姻(伴侣关系)令人如此痛苦,那是否有办法让性欲保持在稳定水平或者匹配的水平?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参考:

营造舒适的距离感

大家都听过「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感情需要亲密无间,但欲望需要给彼此私人空间。试着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比如社交、工作、健身等,营造适度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再次爱上彼此」这件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10

▲图片来源:Giphy

沟通一致的性观念

和伴侣谈论性有助于双方更深的了解,还能改善性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性交流可以提高关系满意度、增加女性性高潮的频率。试着去询问对方喜欢什么,什么时候、是否想发生关系,并鼓励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找出欲望水平的差异并一起去解决,才能让关系更和谐。

这里要说,沟通的过程可能并不全是顺畅的,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倾听、尊重和理解。

当然,有些人并不擅长或羞于当面沟通,也可以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

有计划地策划性行为/约会 

有计划地安排性生活或是约会也有一定的帮助,虽然这听起来并不性感,因为很多人认为性行为应该是自发的。

但是有计划的性行为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你有时间准备更浪漫的环境,烛光晚餐或是鲜花,更好地调节双方的心情,排除其他日程的影响等等。

【两性】“很久没有性生活了……情侣们都怎么了?(组图) - 11

▲图片来源:Giphy

重塑爱的新鲜感

根据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的说法,激情之爱只会持续12~18个月。随着激情退去、感情逐渐变得平淡,需要考虑重塑爱的新鲜感。

比如,培养新的共同爱好、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创造惊喜,毕竟预期之外的奖励可以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还可以多多拥抱、亲吻。

之前有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感情出现问题,丈夫提出离婚,妻子提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丈夫每天上班前要给妻子、孩子告别吻,一开始丈夫还很不情愿,但时间长了,丈夫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两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爱和欲望消失了,而是我们沉浸在生活的琐碎里,忘记了感情也需要经营、另一半也需要被看见。不过要确定一点,对方是否还和我们站在一边,愿意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

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能解决,生活、情绪受到影响,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带上伴侣一起。

讲了这么多,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多多doi、想尽一切办法把频率提上来,而是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果双方对性就是没有太多的需求,也可以享受当下,不必一味追求性欲或过高的性生活频率。

性并不是与伴侣接触的唯一方式,牵手、拥抱、接吻都是很好的亲密方式。另外,除了身体接触,情感上的亲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能接受你爱的人同样爱你,但不能有身体上的接触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