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6.8°C-18.4°C
澳元 : 人民币=4.8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8天前 来源: 十点人物志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去年,“全职儿女”现象悄然兴起,这一词汇也被收录进“2023年年度网络流行词”。

“全职儿女”概念的普及,始于豆瓣网一个名为“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小组,指“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的新型生活方式”。发薪者不再是老板,而是你的父母,工作内容也从满足职场各项KPI指标,换成做家务以及为父母提供情绪价值。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1

豆瓣“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页面截图

需要强调的是,做全职儿女不等同于啃老。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全职儿女本质上是父母把家里请保姆的钱用在孩子身上。面临就业压力的年轻人,大多也只是暂时回归家庭,在承担家务陪伴父母之余,通常还会保持学习,寻找新的职业目标。

一年过去了,有些全职儿女很快适应了为父母打工的生活,认为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做全职儿女是双赢,父母得到全天候的陪伴和照顾,子女们也不必在职场卷生卷死,是“就业难”背景下的另类解法。

但也有些亲历者认为,即使回归家庭,自己依然无法摆脱焦虑感,整天和父母处于同一个空间,不同代际的观念差异,反倒加剧了家庭矛盾。

部分身处夹缝中的全职儿女,计划告别这段缓冲期,或打工或创业,重新规划起自己的未来道路。

全职儿女们回归家庭后悔了吗?他们为何想要再度回归职场?“十点人物志”询问了三位前全职儿女,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博士毕业靠父母养老金生活,‍‍‍全职儿女让我更抑郁”

@小于,当过4年全职儿女,目前求职中

“全职儿女”一词,出现于2022年年底,但在这个概念出现前,天津女孩小于已经是该群体中的一员。

她本是天津某985高校历史系毕业的博士,毕业后去一家民企做展览策划。正式工作后,小于发现,常年处于学术象牙塔的自己,不那么适应职场生活,她性格执拗、较真,常和客户据理力争,和同事相处也不融洽。

彼时,和小于相恋三年的男友突然提出分手,离开了她所在的城市。

职场与情感的双重受挫,让小于夜夜失眠,心慌心悸,出现幻听的现象。她怀疑自己生病了,去医院看病时,精神科医生证实了她的猜测,诊断书上显示她患有中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的特征是“对所有事物丧失兴趣、精力降低、持续性情绪低落”,而这些症状和小于的状态基本吻合。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2

小于去看心理医生的医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看到诊断书的那一刻,小于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她主动向领导提交辞职报告,准备回家休息,脱产学习考公务员或编制岗位。

起初,小于父母对女儿辞职的选择非常理解,或许是怕她病情加重,父母很少提工作相关话题。小于的母亲是重点中学优秀教师,父亲是退休工人,家里算不上富裕,但也够得上小康,老两口稍微节俭些,能够负担女儿在家的开销。

小于服用了一段时间抗抑郁药物,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每天早上,她陪爸妈买菜购物,负责家中一日三餐,在父母身体不舒服时陪伴他们去医院,空闲时间会用来看书备考公务员。

到了月底,父母会给她2000多元,对于不用租房、买菜购物有父母报销的小于来说已经够用。

从早到晚忙于做饭、收拾碗筷等琐事,长此以往,小于感到有些无聊,每天似乎只有等父母入睡后,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3

小于家附近的小超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家的日子转眼过了几年,父母和亲戚都建议小于重新找份工作,但遇上疫情,她的求职计划暂时搁置。她考过三次公务员,均以失败告终。有时小于看到朋友圈里同龄人的充实生活也会羡慕,但安稳闲适的现状,让她提不起重新求职的动力。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小于的父亲突发脑梗,抢救6个小时后离世。父亲骤然离世,家里只剩下小于和母亲。母亲的性格有些强势,原本父亲可以作为母女发生冲突时的缓冲带,父亲走后,她们的冲突愈发频繁。

经济上,母亲的退休金足够支撑两人的生活,但刚刚丧偶的母亲,处于极度悲伤中,情绪起伏不定,在亲戚有次无意间提到工作话题后,母亲忍不住埋怨小于“读了那么多年书,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小于渐渐意识到,过去几年全职在家的生活模式,很难再持续下去。她理解母亲的不安,也反思自己失业几年,社保全靠父母缴纳,没有给家庭提供过什么助力。

在自责与焦灼中,她的抑郁情绪逐渐加重,但她不敢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去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因为那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今年年初,小于开始在招聘网站海投简历,想重新找份工作,投的都是历史相关的编辑、文案岗位,虽然小于的学历出色,就业经历却有着大片空白,年龄也不占优势,面试时,她需要和刚刚毕业的年轻人竞争同一个岗位。

面试进行几轮后,往往都没有下文。无奈之下,小于只好先找了份兼职,给某个短视频平台写文旅历史类文案,按量结算,多劳多得,她每个月平均到手3000元左右,小于自嘲,自己博士毕业,却“亲手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4

小于常常会外出想兼职选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半年来的求职经历不太顺利,小于没有放弃寻找下一份工作的机会,她想找份正职工作,攒够20万积蓄,去南方城市换种生活。

偶尔,她还会梦到已经去世的父亲,父亲在梦里一句话都不说,而是担忧地望着她。小于心想,或许只有自己找到工作,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父亲泉下有知,才能真正放下心。

“全职太太到全职女儿:父母生意失败,我必须支棱起来”

@倩倩,长期全职在家,现美妆工作室老板

和小于一样,同样受过高等教育、是家中独生女的倩倩,这些年上班的时间屈指可数,她觉得上班纯属折磨身心,扼杀了人类天然的个性与创造力。

倩倩家里经商,经济条件优渥,她在海外留过学,毕业于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曼彻斯特大学。

毕业那一年,倩倩没有留在英国,而是决定回到老家,在父母的安排下,从事一份较为清闲的文职工作。父母不指望她挣工资养家,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过一生。

回国后,她结识了一位各方面条件不错的适龄男性,两人迅速结婚,倩倩有了身孕。本就不喜欢上班的倩倩,考虑到家里并不缺她这份工资,自己也想把精力投入到家庭事务上,索性辞去了工作,一心在家照顾孩子。

倩倩没想到,仅仅两年过去,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一岁时,她发现丈夫在外“不老实”,存在实质出轨行为。在她提出离婚时,丈夫甚至没有挽留,倩倩有些错愕,不明白曾经在婚礼上承诺一生都要陪伴彼此的丈夫,怎么变得越来越陌生?

她与丈夫正式办理离婚,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父母让她安心住下。父母的宠爱,在此时成为倩倩的底气,她从全职太太的身份转换成了全职女儿。

倩倩家主做餐饮,经营产业包括饭店、酒楼、KTV,理论上,倩倩的全职儿女经历应该相当滋润舒适,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间,家里生意大不如前。父亲在外投资失败,合伙人卷钱跑路,导致资金链断裂,需要靠变卖房产,才能还部分贷款。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5

倩倩家里经营的海鲜酒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倩倩过去不需要为钱费心,但自从家中生意一落千丈,钱成了困扰她的最大难题。

她开始统筹家里的每项开销,原则是能省则省,辞去了保姆和月嫂,自己亲力亲为照顾孩子和父母。

每天,倩倩需要凌晨五点多起床,照食谱给家人做早餐,待父母起床照看孩子后,她还会去附近菜场转转,与小贩们为一块八毛争论。这成了倩倩生活里的新乐趣。

父母心疼倩倩,会帮她一起打扫卫生、做家务以及照顾孩子。倩倩则会为父母煲汤,帮他们安排自驾游,缓解家庭经济动荡所引发的全家人的焦虑情绪。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6

倩倩家附近的菜市场,她特别爱去这家买水果‍

倩倩做全职儿女的体验并不差,但她明白,如今家中状况不比以往,不上班绝非长久之计。促使倩倩决定重新工作,还有一个原因,她想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环境,就像父母过去为她所做的那样。

倩倩没有选择重新求职,家里长期经商,让她明白靠打工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而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入手。

她平时喜欢化妆打扮,有美术底子,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倩倩开始做化妆师,接活动妆和新娘跟妆的单子,遇到新娘跟妆时,通常要在天未大亮时赶到新娘家中,持续跟妆一整天。

此时,倩倩有位好友,对方做过几年美妆博主,正在考虑转型。两人一拍即合,开了一家美妆工作室,面积不大,主营业务是婚纱租赁和新娘跟妆,赶上五一、十一这样的婚礼高峰期,她和合伙人甚至有些忙不过来。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7

倩倩开的美妆工作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前,倩倩常常觉得自己是幸运儿,有优越的出身,不需要像同龄人那样奋力打拼。现在倩倩发现,不管做全职太太,还是全职女儿,都不如自己赚钱更有成就感。

她只希望父母和孩子健康平安,也盼着自己将这间小小的工作室经营下去。“人生是个不断失去也不断收获的过程”,倩倩总结道。

“失业后两次当全职儿女,重新寻找职业赛道”

@小王,两次当全职儿女,目前在开咖啡店

在几位受访者中,小王是唯一一位两度成为全职儿女的人。

他大学时读金融专业,父母为他托关系找了家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坐班1年,由于看不惯领导的处事风格,小王主动辞职回家,并和家人摊牌,自己有积蓄,暂时不打算找新工作,想在家躺段时间。

说是躺平,小王每天都会陪父母早起锻炼,晚上和家人一起遛狗,做家务不多,主打情感陪伴,开朗幽默的他,总能将父母逗乐。小王的父母曾是体制内双职工,有着高额退休金,在儿子回家后,每月都给他发5000块生活费。

小王不认为当全职儿女、伸手问父母要钱是件“羞耻”的事,只将这段日子当作一种新体验,也可以借这段时间思考自己新的职业方向。

他向来思路活泛,早些年尝试过和朋友倒卖“谷子”(源自英文“Goods”,指二次元周边商品,包括手办、卡片、挂件),亲手策划过漫展,在二手物品市集里摆过摊。

即使回家当全职儿女,他也只是不想上班,而非排斥工作。在小王看来,“职场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领导只会发号施令,同事们遇事互相推卸责任,上下班两幅面孔,像是在合力表演上班。

为了不蹉跎自己的人生,也不逼自己重回职场表演上班,小王想自己创业,他爱喝咖啡,考过国际咖啡师证书,于是和好友在市中心租了家店面,一起创业开咖啡店。

但他低估了创业的风险,咖啡店开张不到一年,就因入不敷出而宣告倒闭。闭店那天,他在店门口拍了张照片,感叹“创业失败的感受比失恋更糟糕”。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8

小王创业失败的咖啡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无奈的小王再次回家当全职儿女,当初和朋友合伙创业拿的20万,其中10万都是父母的积蓄。父母没有怪他,但在小王回家后,主动劝他,“只要不创业,做什么都随你”。

小王有些灰心,卯足了劲儿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分析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认为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没找准咖啡店的定位,经过学习网络上互联网营销手段,三个月后,他跃跃欲试地再次开启自己的创业计划。

这次,他提前做了充足准备,邀请当地网红博主来打卡,又在咖啡厅角落开辟了处供应鸡尾酒和精酿啤酒的吧台,在当地年轻人群体中渐渐打响了些知名度。

抢着回家躺平的“全职儿女” ,如今排队找工作(组图) - 9

小王新开的咖啡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客流量的上升,小王偶尔还会反哺父母,给他们发零花钱,金额不大,却让他有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能够找到职业新赛道,小王觉得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以及那两次做全职儿女的经历。尽管这两段经历十分短暂,但当生活被按下暂停键,他才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复盘过往经历,思考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也是那段时间,小王意识到,想赚钱证明自己,不只有打工这一条道路。上班、创业,或是继续在家做全职儿女,小王说,无论做哪种选择,最重要的是,人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丧失独立思考和养活自己的能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Alice
Alice 8天前 回复
全职儿女现象让人觉得很矛盾,既带来了陪伴父母的好处,又带来了无聊和焦虑。他们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安吉拉
安吉拉 8天前 回复
看到全职儿女的故事,真的是心情复杂。
好多泡lisa
好多泡lisa 8天前 回复
在外挣钱的谁不想照顾父母呢,只不过为了碎银几两的无奈罢了
v_寒月_吃货
v_寒月_吃货 8天前 回复
全职儿女,要不要成家,父母给的这点钱,能够支撑自己的家庭吗?一但父母去逝的早,后面的日子怎么过?
Anita_Zheng001
Anita_Zheng001 8天前 回复
深入想想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国家好好想想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