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7.3°C-28.0°C
澳元 : 人民币=4.86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2017-03-09 来源: 茶泡春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一部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能被史家立传传世的人,基本非富即贵,草根是没有资格的。晚清却有一名文盲乞丐被列入了正史,并且是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丐帮帮主都没有这个资格。这个人就是“千古奇丐”武训,要饭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免费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1

武训原名武七,出生在山东冠县一个悲惨农家,七岁就没了父亲,只有靠要饭过活,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就这样混到成人了,后来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事:离家去给地主当佣工,东家做假账欺负他文盲,武七就争辩,结果被殴打。吃了亏,又让人家打就这样回到家,不吃饭也不说话,病了好几天,发愿兴办义学让穷苦人也读上书。

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2

童年武训

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3

武训发誓办义学

于是21岁的武七开始了他宏伟的集资计划,头发脏乱,破衣遮体,白天行乞,并表演杂耍挣钱,晚上纺线绩麻,农忙时候就给地主帮忙赚工钱,四处快乐地乞讨。足记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4

武训乞讨

就这样到了49岁时候,武七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在当时算是富甲一方了。别人劝他娶妻生子,他却唱:“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在他50岁的时候,他修办了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没有师资,他就跑到有学问的乡绅举人跟前,跪请人家执教。没有生源,他跪在穷苦人家跟前,请求去读书。学费全免,费用从230亩义学田里出。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先拜老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老师,他自己饿着肚子站门口,磕头进菜,等人家宴席完了,自己进去吃点剩菜。老师教学认真,他就跪谢。老师疏于懒惰,他就跪求警觉,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也不敢疏懒。面对不认真的学生,他就跪在跟前哭着说:“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一边办着义学,一边要饭,到去世先后兴办了三所义学。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5

义学开学

山东巡抚亲自接见,捐银200两,免除义学田的税负徭役,并赐名武七为武训。

在建成第三所义学后,武训终于在朗朗读书声中走完了人生,朝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出殡天,三所义学所在的堂邑、馆陶、临清的官绅全体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边。三县参加葬礼达数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泪如雨下,乡民感慨武训的义行也纷纷落泪。这个文盲乞丐被御赐黄马褂,葬礼数万人送行,唯一列入正史的乞丐 - 6

武训哥哥后人在武训故居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