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8.9°C-20.1°C
澳元 : 人民币=4.8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2017-10-04 来源: 虹摄库尔斯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和日本分别属于同盟国和协约国,而日本加入协约国的最主要目的是对德国在胶东半岛的利益垂涎已久,为了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在东亚扩张势力,才于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1

图片:德皇海军S90号大型鱼雷艇舯部的旋转鱼雷发射管。

1914年10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对德皇海军驻青岛的远东舰队形成了合围。与目标明显的大军舰不同,德皇海军一艘编号为SMS S90号的大型鱼雷艇,在上尉艇长白伦纳的指挥下,决定不再坐以待毙,而是乘着当晚的夜色向南突围。

晚上7点,S90号鱼雷艇起锚。这是一艘德皇海军装备的大型鱼雷艇,又称公海鱼雷艇,排水量达到500吨左右,航速可以达到28节,续航力达到2000海里,拥有3门50毫米火炮和3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2

图片:在海中航行的S90号大型鱼雷艇。

此时,S90号鱼雷艇半速向正南方行驶,9点已经悄悄地摸到了日军封锁线内侧。艇长白伦纳的望远镜中已经出现了日军舰队的影子,其中有对鱼雷艇威胁最大的日军驱逐舰。为此,白伦纳艇长命令将鱼雷发射管调整至与驱逐舰作战的平射位置,并将MK-8型鱼雷定深调至3米深。

S90号鱼雷艇在岛礁的阴影下转向东方突围。到午夜1点,在日军封锁线内侧兜圈子的S90号鱼雷艇始终没有被日军发现,突然此时负责左舷警戒的中士报告:“前方发现一艘船!”

白伦纳辨认出这是一艘日军大型水面舰艇,与鱼雷艇正好处于相反的航向,距离2000米,他立刻下令攻击。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3

图片:S90号鱼雷艇舰桥,注意边上的一门舰炮,该艇共有3门舰炮,采用前2后1方式布置。

S90号鱼雷艇外形小巧,灰色涂装,又没有烟排放出来,日军在黑夜中并没有发现这艘鱼雷艇。白伦纳没有急于冲锋,而是拉开了与这艘日军军舰的距离,然后在海上划出巨大的弧线,向南方兜去,以从侧面靠近敌人。然后S90号鱼雷艇转到西北方的进攻航线,并开足马力。

日本军舰对此一无所知,仍然按照原航线向东行驶。作为第一次真正参战的年轻军官,白伦纳艇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当S90号鱼雷艇靠近日军军舰500米的距离上时,舰艇马上左转,使侧面的3具鱼雷管转向目标。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4

图片:与现代鱼雷艇不同,旧式鱼雷艇采用驱逐舰上的鱼雷布置方式,这是S90号鱼雷艇的3具旋转式鱼雷发射管位置。

很快第一枚鱼雷射出,打向日舰的舰首部,随后第二、三枚鱼雷出管。如此近的距离上,在技术娴熟的德国鱼雷艇员操作下,三枚鱼雷都准确命中了日舰。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5

图片:S90号鱼雷艇侧舷发射3枚鱼雷先后命中日舰。

白伦纳立刻指挥鱼雷艇高速逃逸,他回头看到混杂着烟雾和水汽的暗红色火焰在日本军舰上高高升起,然后吞噬了整艘军舰,耳边还传来金属破裂和船体蹦碎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6

图片:“高千穗”号是一艘参加过甲午海战的防护巡洋舰,小图是舰长伊东佑保大佐。

日本军舰到沉没也没有做出反应,后来日军史料记载,被S90号鱼雷艇击沉的是“高千穗”号防护巡洋舰,这是一艘参加过甲午中日海战的浪速型防护巡洋舰,标准排水量3709吨,拥有2门260毫米主炮、6门150毫米副炮、6门哈奇开斯57毫米炮,还有4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7

图片:“高千穗”号防护巡洋舰视图。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海战中,“高千穗”号随舰沉入海底的有271人,其中包括舰长伊东佑保大佐。

袭击成功后,S90号鱼雷艇终于在日军封锁网上撕开了一个口子,然后乘着夜色往南急驶,在日照市石臼所港以西靠岸。白伦纳用艇上的一枚备用战雷头将鱼雷艇彻底爆破,然后带着水兵往中国军队控制区奔去。最后S90号上面的62名德国海军士兵被送至南京,在南京俘虏收容所渡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剩余时光。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8

图片:南京俘虏收容所和S90号鱼雷艇人员花名册。注意收容所上的旗帜显示这是北洋时期。

德日两强盗在中国青岛互掐,德军小鱼雷艇三雷全中日本大巡洋舰 - 9

图片:这位就是位于南京收容所内的德皇海军S90号鱼雷艇艇长白伦纳。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