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8日 25.7°C-27.0°C
澳元 : 人民币=4.69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2018-09-30 来源: 王小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1

导语: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几轮创业热潮,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不计其数,大浪淘沙,真正走到第十年的企业凤毛麟角,前两天IPO的触宝就是其中一家。在创业第10年,触宝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而在敲钟后,36氪也第一时间对触宝CEO王佳梁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创业故事。

文 | 王小坤

时间拉回到10年前,同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大学时王佳梁就有着创业的想法,他毫不避讳的告诉36氪,“去微软,就是去寻找合伙人的。”在微软工作的3年时间里,王佳梁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寻找着机会。

契机·2007年iPhone问世,触屏手机的到来,让王佳梁和合伙人感觉到机会来了。“那个时候我的合伙人买了一台苹果,他感觉输入特别麻烦。我们就开了个玩笑,他说我肯定可以做一个更好的输入法,我当时就说如果你能把它做出来,那我们就一块儿出来创业。”几个星期后,触宝最初的输入法原型问世了。王佳梁说,“那个原型现在看来很粗糙,但是在当时就一下子看到很多在这个领域可以创新的地方,感觉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很有机会的,所以我们就决定出来创业。”

十年前的中国创投圈,还不似今日,动辄几千万的天使投资、几亿的VC支持。2008年,触宝五位联合创始人拼凑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这家公司。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2

触宝版中国合伙人:从第一天到10年

如果有一本只讲创业故事的“中国创业公司编年录”,描述合伙人之间合久必分的故事一定可以成为重要的一章,合伙人起初一起创业,后期因各种利益纷争而分道扬镳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触宝的五位创始人,从第一天走到了第10年。

在王佳梁看来,挑选合伙人是创业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问我说创业这10年时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是什么的话,那我觉得就是选对了合伙人。我们这几个创始人都是技术背景,我自己原先是程序员,我的合伙人也是搞这方面的,我们有三个人是来自微软,还有日本NTT DATA公司出来的。”这样的团队基因,决定了触宝后期的每一步。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3

触宝5位联合创始人(从左往右):王健、王佳梁、张瞰、任腾、李巧玲

“触宝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源于合伙人之间背靠背的信任。”王佳梁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合伙人之间沟通风格非常直接。有一次我跟我的合伙人在会议室争论,我们两个人拍桌子,声音越来越响,所有的公司同事都听到了。后来我们有一个高管跟我讲说他担心当时公司开不下去了。实际上我们合伙人之间这种争论的情况非常常见,但是我们都是对事不对人。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因为你对你真正信任的人才会用特别直接的方式把想法提出来。”

谈及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分配,王佳梁向36氪描述了那个令其印象深刻的场景,“中国人总觉得讨论这个东西伤感情,但是我跟我的合伙人之间非常直接和坦诚。有一次下班,我们从地铁口走楼梯下去,从地铁口开始,几个合伙人讨论到我们是不是要讨论一下股份比例应该怎么分配?楼梯走完了,这个比例就定下来了。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变,也没有讨论过这个话题。因为我们出发点不是为自己分更多的钱,而是创造价值。”

创业初期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间隔十年,再次讲述起当时的日子,仍然能感觉到王佳梁当时的热血,“那个时候每天差不多睡3、4个小时,但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不觉得困。每天早上起来,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邮箱,看一下到底又有哪些新的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用户给你的反馈,你看完这些反馈的邮件之后,整个人就一下子精神了,因为你突然觉得做的东西影响了全世界那么多的用户,你会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特别兴奋和有成就感。”

与大部分国内互联网创业路径不同的是,触宝一开始就选择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这背后有着创始人深刻的考量,王佳梁总结这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海外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机会。那个时候输入法这个产品的概念在海外是模糊的,在苹果出现之前,人们主要用黑莓、诺基亚这类键入式手机。触屏出现之后,软件键盘特别容易按错,输入法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第二,从基因的角度来讲,触宝的团队基因更适合做海外。5个人创始人全都是技术背景,同时又有一些海外公司的工作经验。

对触宝而言,起点在海外市场,后期选择在美国上市就成为非常自然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在美股上市提升触宝的国际影响力,未来触宝的愿景是要做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同时我们也想要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他说。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2

触宝的转型之路:把输入法当成超级APP,打开海外“长尾市场”

输入法看似简单,做好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全球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做成入口级产品更是难上加难。触宝利用技术驱动输入法成长,从早期的T+键盘、滑行输入等开始,触宝就通过创新的产品研发模式让用户量快速裂变爆发,得到了全球特别是小语种地区大量的拥趸。

王佳梁透露,输入法业务的体量很大,也是很多人对触宝的第一印象,但它并不是触宝的唯一业务,通过几次大的转型,触宝的业务和商业模式有了较大的升级。

刚创业不久,触宝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厂商预装,收取授权费。但这种模式天花板很矮,容易遇到瓶颈。于是几位创始人决定放弃每年几千万的现金收入,将产品全部免费。这一决定给触宝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再加上多年的海外本土化运营,使触宝输入法逐渐成了超级入口。数据显示,目前触宝输入法单品日活超过了1.2亿。

在完成入口级的布局后,触宝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开始了从入口到内容服务的转变。王佳梁在对36氪聊到这次业务转型时,显得格外认真。“在传统优势输入法上,我们跳脱了工具类的产品逻辑,我们要将它打造为‘超级APP’。我们在输入法内部研发了AI助手Talia,它可以识别输入场景,为用户主动推荐内容和服务,还能接入很多第三方服务,想象空间非常大。”

除此之外,触宝还研发了多款内容型的矩阵产品,它们归属于生活、娱乐、健康、健身、资讯和短视频等不同的垂类,主要是基于触宝在海外很多年的本土化运营经验孵化出来的,“这些产品目前的月活也已经有数千万了。”提到用户量,王佳梁自信的说。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5

招股书显示,触宝目前的营收增长迅猛,2018年上半年营收5028万美元,2017年同期为911万美元,同比增长451.7%。王佳梁表示:“保持高速增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技术积累。输入法本身深度学习的算法是能够应用到其它APP增长和变现上面去的,我们的用户增长会依靠算法和机器自动去做决策。算法能够看到非常多的渠道,再自动做计算到底哪个渠道获取用户的收益最高,这降低了我们获客的成本。”

此外,厂商合作、应用商店的分发、社交化运营也是触宝获客的重要渠道。王佳梁分析道,“以输入法为例,用户的获取渠道有一部分是来自厂商合作,像OPPO等厂商在海外都预装了触宝输入法,因为我们支持110多种语言。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在Google Play和苹果APP STORE等平台上的持续运营,积累了很多口碑和自然的下载。此外,我们在Facebook上的粉丝超过550万,已经超过了很多美国的公司,有不少用户都是在社交平台积累了我们的品牌好感度,从而去使用我们的产品。”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2

不做简单的Copy From China

谈及触宝的未来,王佳梁和团队的规划比较清晰,“海外市场其实现在还是一个蓝海,有很多机会,我们会进一步的去深耕海外。未来触宝会提出一些新的战略方向,不光是对我们自己,我们也会帮助一些国内的很多开发者和一些合作伙伴出海,帮助他们一起去开发海外的市场,我们想要做全球的大融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出海,但也遭遇了不同的困难。在采访的最后,王佳梁就和36氪聊到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解。他认为,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中国模式搬到海外,所谓Copy From China,中国公司在东南亚、印度等国家输出中国模式的过程中,其实很容易水土不服。真正的国际化,是能够让产品在各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当地市场里,自然且原生地孵化和生长出来。特别懂得运用国际规则,特别是注重知识产权。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7

王佳梁在纽交所

“这种能力对中国公司而言的确非常有挑战性,因为需要你去放下很多过去对国内市场的理解,重建一个全球思维。触宝已经探索了十年,未来也将继续在AI技术、知识产权和海外本土化运营上投入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我们要成为真正国际化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这位一向低调的CEO,在IPO之前已经连续很多天睡眠只有三个小时,但是提到未来,王佳梁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光芒。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8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触宝CEO王佳梁:重新定义“中国合伙人” | 36氪专访 - 9

“隐身”海外10年后,上市的触宝如何开启下半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