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8.9°C-20.1°C
澳元 : 人民币=4.8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2019-04-15 来源: SOUL迪尔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1

经公众号“冷热军事史”(ID:militaryhistory)授权转载。

本       文       约   2954 字

阅       读       需       要

7min

关于国民党桂军的战斗力,国内军史界素来形容其“猛如老虎恶如狼”。的确,在北伐战争和十年内战中,桂军因为其彪悍的战斗力而常令对手伤亡惨重。

然而,在解放战争中桂军却鲜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为何?本文来揭示桂军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2

桂军领袖李宗仁与白崇禧

名副其实的北伐钢军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盘踞北洋军阀,刚统一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将手中能掌握的军队共改编为八个军10余万人,其中以桂系军队的第7军最为强大,全军辖9个旅25个团共4万余人。

北伐战争开始后,第7军出动八个团参与北伐。虽然第7军不像第1军、第4军那样基层拥有大量共产党员,但由于低级军官出身的李宗仁、白崇禧等比较讲究军事民主,官兵关系比较和睦,因此士兵觉悟也比较高,打仗比较卖力。

在第4军和第8军配合下,第7军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攻占武昌。之后由于江西战场告急,第7军奉命入赣援助,经几次激战击溃孙传芳主力,缴枪三万余支。江西之战后国民政府授予第7军“钢军”的称号。

更为出彩的则是之后的龙潭大捷,1927年秋北洋军孙传芳部11个师共7万余人渡江而下,扬言“打到南京过中秋”。白崇禧等指挥第1军和第7军,在距南京30余里的龙潭将其狠狠击溃,共俘虏4万余人,从此孙传芳部一蹶不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到1928年7月北伐结束,桂系已经控制了包括广西、两湖、南京和平津在内的广大地区,直辖军队发展到七个军共20余万人。白崇禧为此得意洋洋得宣称:“即便是当年的太平天国也不过如此!”

追随蒋介石走上反动道路

虽然李、白等出身普通人家,生活较为朴素,又时常喜欢拿太平天国自比,但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却极为敌视。四一二政变前夕,蒋介石苦于手下嫡系第一军中有大量共产党员,三个师长只有第一师师长刘峙比较可靠,因此迟迟不敢下手。

白崇禧等看出了蒋介石的意图,大声催促道:“你要是不动手,我们可就先动手啦!”在第七军的协助下,蒋介石得以顺利逮捕手下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桂军也趁机将在广西的国民党人全部逮捕,牢牢控制了广西的军政大权。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共产党说服广西将领李明瑞、俞作豫等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一向敌视红军的李、白等人马上出动军队进剿。

1930年3月20日桂军趁红八军主力部队不在时突袭龙州,时值红八军领导人正召开万人群众大会,结果不幸集体被俘惨遭杀害。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3

指挥围剿红七军的桂军将领廖磊

参与围堵中央红军

虽然桂军在政治立场上追随蒋介石,但蒋介石对于拥有独立军事实力的桂军一直很是提防,不愿见其坐大,一有机会就敲打敲打他们。比如蒋桂战争,桂系本并无和蒋开战的意思,但蒋却欲主动消灭桂军。

几次冲突下来,李、白等人摸清了蒋的意图,只能暂时建设自己的广西大本营,备战对日战争。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途径湘江一带时,蒋介石命令各路军阀包围歼灭。白崇禧在内部会议上对手下军官说:“工农红军这次倾巢出动,估计有十万之众,老蒋要我们拼命,好坐收渔翁之利。因此我们这次放他们过去,追而不堵,稍微打几下就行。”

1934年11月22日桂军不待蒋介石下令便主动撤离湘江防线,在全州、兴安一带让开一条路,希望红军借道离开。但在博古、李德指挥下的中央红军速度缓慢,直到28日才赶到湘江边,结果被前后追击的国军中央军和湘军赶上。

眼见大战难免,桂军怕被蒋介石责难,不得不又跑回来凑热闹,最终在灌阳抓住了深陷敌后的红34师。红34师几经恶战始终无法突围,最后化整为零活动。

由积极抗日走向消极抗日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桂军积极响应号召,得益于战前寓兵于民和大办民团的建设方针,桂军很快将所部5个师扩充到16个师,并派出三个军10余万人北上参加抗战。

10月,由桂军第7军和第48军组成的第21集团军投入淞沪会战中的大场战斗,虽然广西士兵作战英勇,但敌不过日军强大海空火力的打击,是役共伤亡两万余人,六个旅长牺牲了三个。眼见桂军精华在几天之内丧失,白崇禧心情十分沉重,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

武汉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战,华中地区的桂军第21集团军在第五战区的指挥下开赴豫鄂皖大别山地区,建立敌后根据地。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4

头戴英式钢盔的桂军进驻大别山

这一地区本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由于桂军在组织和动员民众方面完全不输当年的红军,因此很快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抗战中日军虽然几次对大别山根据地发动扫荡作战,但最终皆无功而返。

1939年10月,日军为切断桂越国际援助线,对桂军大本营发动了桂南会战。白崇禧担心广西留守部队拼光后会重蹈王家烈、刘湘的覆辙,因此稍作抵抗后便放弃南宁,只等着中央军来打日军。

在之后惨烈的昆仑关和九塘战斗中,也都由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担任主力,桂军则消极助攻,因此整个会战期间,桂军虽动员兵力数十万,但对日军却战果不大。

1944年冬,为打通大陆交通线,侵华日军又发动了桂柳会战。此时二战已接近尾声,为了保存实力,面对日军10余万大军的进攻,桂军除在桂林防御战时坚决抵抗了一阵,其余都以避战撤退为主。

与此相反的是,广西当地的民团则纷纷英勇抵抗,令日军不敢以一个大队以下的少数兵力通过当地村落。

内战中消极自保

抗战胜利后,反共一向积极的桂军又活跃起来,第7军、第46军和第48军纷纷被调往山东战场和解放军作战。1947年2月莱芜战役中,第46军败在卧底军长韩练成手下,全军覆没。

部队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一,令桂军将领对国军参谋部的指挥十分不满,此后桂军在山东作战就非常谨慎。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了反攻国民党统治区的号角。大别山此时是桂军的地盘,白崇禧不敢怠慢,他将驻大别山桂军改编成机动灵活的山地部队,以对付分散建设根据地的解放军。由于解放军始终坚持游击战,避免主力决战,双方之间倒也没发生大的交战。

随着战火延伸到华中地区,白崇禧建议蒋介石成立华中剿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华中地区的国军。但蒋以白指挥不动他的嫡系部队为理由,成立了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指挥部,这令白崇禧十分不满。在之后的淮海大战中,白崇禧就干脆坐视徐州剿总几十万大军的覆灭,不肯进行有力的支援。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开赴华中地区,准备解放华南地区。此时华南地区的国军主力仅剩桂军的第7军和第48军,白崇禧命部队且战且退,企图有便宜就打,没便宜就溜回广西老家。不料解放军第135师奋勇当先,冲进来插入桂军中间,打乱了桂军的部署。

桂军四个师与解放军第135师纠缠在一起,为解放军其他部队包围桂军赢得了时间,仅仅三天时间,桂军主力四个师就被全歼。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5

解放军进入广西,追剿残余桂军

由于缺乏主力部队作为基干,之后在广西新成立的桂军几个军缺乏作战经验和充足弹药,也很快就被解放军打垮,白崇禧也不得不逃往中国台湾。至此以后,桂军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6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7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8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9

曾经的北伐劲旅桂军,是怎样走向没落的? - 10

不想错过国历君的推送?

添加星标就可以啦

按以下步骤操作

3秒搞定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