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6.0°C-26.7°C
澳元 : 人民币=4.86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2019-05-05 来源: 木棉姐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1

今天,我终于拉黑了那个经常求赞的朋友,顺便一起拉黑的,还有其余398个有过频繁赞求记录的好友。

不得不说,拉黑以后的畅快是自从拥有微信以后前所未有的。

因为低质量的社交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更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2

点赞,是被强迫的举手之劳

朋友小夏最近经常跟我抱怨点赞这件事,她的一位亲戚小a几乎天天发微信向小夏索要点赞。

不点吧,大家都是亲戚,总觉得这么点儿忙都不帮不太好意思;但是点吧,自己又真的很讨厌这件事,这让小夏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当时就给了小夏两个建议:

①下次小a发来点赞信息的时候,小夏可以直接表示自己工作比较忙,不太喜欢给别人点赞,婉转的拒绝,如果小a比较识时务,应该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②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求赞,建议屏蔽她的信息,或者直接拉黑!

因为你已经明确表示了不喜欢点赞,对方仍然置若罔闻,这不是求助,这是对你的不尊重。

点赞本身没什么错,错的是点赞被当做是一件理所应当要为他做的事,那就意见是道德强迫了。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3

微信里的友谊,经不起透支

微信里的友谊太不坚固,一个求赞足以让我有想把你拉黑的冲动。

如果是熟人,碍于面子可能会帮忙点了赞,但些人真的让人忍不住想要拉黑。

比如:明明这个人一直在你朋友列表里安静的躺着,现在突然就诈尸的说一句“宝贝,帮忙点个赞吧?”

不好意思,咱们真的不熟,用不着这么虚假的称谓。

还有的人求赞的职业素养比较高,每天打卡似的准点发给你,从早到晚的催着你点赞:“在吗?点个赞!”,“在不在,帮我点个赞!”,“帮我点赞了吗?”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4

一条一条催促的信息,真的很让人小情绪爆发。

去年某宝的双十一活动,呼吁大家组队求点赞,双方就点赞数进行pk,赢方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券。

这下可好了,本来三天一条的点赞信息变更为一天三十条!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5

一个个轮番群众式求赞,让人烦不胜烦!遇到从来没联系过的朋友就更加尴尬了,打开聊天页面除了求赞的信息再无其他交流。

也许以前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人存在你的通讯录里需要有什么价值,但在收到求赞信息的那一刻,评判也就开始了。

你一次又一次的发出点赞的需求,就一次又一次被打上差评的标签,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友谊也就结束了……

原本的微信好友,变成了如今的点赞之交,大家相互开始评判各自存在的价值和回报率,友谊也从这一刻开始瓦解。

求赞之时,就是透支友谊的开始。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6

点赞背后的沉没成本无法收回

在绝大多数人心里,求赞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因为只要朋友帮忙点个赞,就可以拿到红包或者优惠券,这种免费的诱惑让人的胜负欲疯狂作祟,无数人轻易舍弃尊严。

结果大多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省了两块五。

自己没得到什么便宜,还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集赞,求好友,发朋友圈,其实这些都是你花费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付出无法收回的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Joseph Eugene Stiglitz举过一个例子:有人花了七美元买一张电影票,可开场半小时后,他发现这部电影烂透了。

这时候,他是应该立即离开?还是留下来继续看呢?

其实不管是否选择继续,那七美元都已经是沉没成本,无法收回了。

拼团,拉赞,砍价,这些诞生于微信时代的交流形式,已成为不少人抱着手机最有仪式感的活动。

参与微信里的这些优惠活动,同样是陷入了沉没成本的陷阱中。

看似没有付出什么实际的金钱,但你的时间,你透支的友谊,你欠下的人情债,你求赞时候的姿态,无一不是你珍贵的沉没成本,且一旦付出,永远无法收回。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7

点赞暴露了你的层次

据不完全统计,一般求赞得到的东西,有80%以上都是质量不佳、价格便宜的物品,而商家只需付出很小的成本,就可以让你的朋友圈80%的人都知道这个活动,以达到曝光的效果。

求点赞的方式了,暴露了你的层次。

这样的人,既不觉得麻烦到别人,而且还为自己能沾小便宜而沾沾喜。为了凑几十个赞,免费拿点什么,乐此不疲的。

这样的人在发出求赞申请的那一刻起,在大家心里已经变成了那个爱贪小便宜、喜欢不劳而获,而且不考虑是否给别人带来不便的人,所以才会选择以这样麻烦别人,为自己免费获利买单。

我曾经问过一个从不求赞的朋友,对于求赞这件事情的看法。他的说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是这样说的:

“请求别人帮忙也是需要有底线标准的,就像马云不会求人借10万元,王思聪不会求你帮忙团购砍价。

你会为多少价值的东西向朋友开口,就代表了你的价值几何,太廉价的东西会拉低你的自身价值。“

求赞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求“的廉价,也轻易的暴露了你的层次。

清理掉朋友圈里那些总是强迫你点赞的人,看起来好像失去了一些朋友。

但其实可以为自己留下更多宝贵的时间、精力,以及更珍贵的三五知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8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9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10

拉黑了399个经常求赞的好友以后,我才发现…… - 11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