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9.6°C-23.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2021-09-0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要说起清朝最奇葩的一家,就非雍正娘仨莫属了。一般来说,妃子都希望自己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那么她便能母凭子贵,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在后宫的地位也就算是稳固了。

然而雍正继承了皇位,他的母亲乌雅氏却很不开心,甚至不愿意接受太后徽号。乌雅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偏心小儿子胤禵,因此雍正将怨气发在亲弟弟身上。这边哥哥看弟弟不顺眼,那边弟弟也不待见哥哥,甚至一直支持雍正的政敌胤禩继位。一出清朝家庭伦理剧,就这样在乌雅氏、雍正、胤禵娘仨身上上演。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1

母亲偏爱幼子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可乌雅氏身为康熙的妃子,生存在皇家的她却偏偏疼爱幺儿。这是因为雍正不是乌雅氏亲自带大的,而胤禵才是,所以母子之间感情才会有如此大的悬殊。

其实乌雅氏不止雍正和胤禵两个孩子,她于康熙十四年进宫,在十年时间里,先后生下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六子胤祚(6岁殇)、皇七女(两月殇)、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皇十二女(12岁殇)、皇十四子胤禵。她是清朝生育子嗣最多的皇太后。

雍正满月的时候,就被交给贵妃佟佳氏抚养。佟佳氏是一等公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她只生过一个女儿,而且还夭折了。佟佳氏在后宫地位尊崇,后来还成为康熙第三任皇后,即孝懿仁皇后,所以雍正从小就很巴结这位养母,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乌雅氏都是雍正生母,雍正登基的时候,康熙没有再立过皇后。也就是说,皇帝没有嫡母,乌雅氏作为新帝生母,就是唯一的皇太后。可乌雅氏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屡次让雍正下不来台。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2

首先康熙驾崩后,乌雅氏就不吃不喝,还说要殉葬。早在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康熙就下令废除了殉葬制度,这时乌雅氏要主动殉葬,不是没事找事吗,你又不是无儿无女、无牵无挂。雍正为了制止母亲,只能说要是她执意殉葬,那么自己也跟着一起死。

其次按照规矩,雍正登基的时候,要先去向皇太后行礼。可乌雅氏却不愿意接受雍正的行礼,令群臣都感到十分尴尬。最后雍正求了母亲好久,乌雅氏才勉强答应。而且乌雅氏还不愿搬去太后住的宁寿宫,到死都还留在永和宫。

再有就是,雍正要给母亲上皇太后徽号“仁寿”,然而乌雅氏不肯接受,这次不管群臣或是雍正再怎么恳求,她就是不答应。不久又到了乌雅氏的生日,雍正想着好好给母亲庆祝一下,缓和缓和母子间的关系,没想到乌雅氏又给拒绝了。

乌雅氏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她心中偏爱幼子胤禵,认为该继承皇位的是他。但不管怎么样,雍正也是亲生的,他登基之初本就遭受许多非议,如今连生母都这样待他,更是引发外人遐想。这也难怪雍正心中怨气难消,只能发泄到弟弟胤禵身上。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3

哥哥向弟弟发气

孝懿仁皇后抚养雍正的时候,对他视如己出,雍正敬爱养母,却始终还是渴望得到生母的爱。自己的生母在世,自己却没能在其膝下长大,这不是雍正可以左右的。但他没有想到,最终造成的结果会如此严重,导致母子关系十分僵硬。

胤禵是儿子,雍正也是儿子,为什么母亲就是不喜欢自己?自己继承了皇位,就算是给母亲长脸了,母亲不开心也就算了,甚至还给自己添堵,雍正心中不快也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心中的怨气无处发泄,只会越看胤禵越不顺眼,加上胤禵也和他对着干,雍正就名正言顺要处置他。

于是雍正先下令,要收缴当初胤禵与康熙的奏折,这令胤禵很是不爽,后来他回京见到雍正,就不愿意向其下跪。越是这样,兄弟间的关系越僵,雍正便将胤禵软禁在景陵读书。

雍正三年,雍正开始清算政敌,作为“八爷党”成员的胤禵,被革去王爵(乌雅氏去世时,雍正曾封其为郡王,但没有封号与俸银),降为固山贝子。第二年,雍正革去胤禵贝子,将其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到乾隆即位,胤禵才重获自由。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4

弟弟不支持哥哥

胤禵从小就很聪明,康熙对他很是宠爱,他得到的赏赐优待,甚至超越诸位哥哥。尤其是康熙晚年时期,胤禵得到特殊关怀,更是令其他兄弟羡慕不已。

比如康熙特许胤禵一家支领宫物,这样的优待持续到康熙驾崩。胤禵西征的时候,康熙不仅赏赐他十万两银子,还将其几个儿子带在身边,也时不时就要进行赏赐。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进驻青海。康熙不仅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由于担心青海蒙古王公会不服胤禵,康熙还专门下旨告诉他们,一切都要谨遵胤禵指示。

胤禵从小就得到父母特殊的疼爱,同父同母的哥哥雍正,心里难免觉得有些落差。关键是这个备受宠爱的弟弟长大后,竟然不是支持自己的,而是支持对头老八胤禩的。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5

胤禵与同母哥哥关系不怎么样,倒是和八哥胤禩志同道合,重情重义的胤禵,一心维护和支持八哥。比如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后,群臣急于拥护胤禩上位,结果导致康熙大怒,斥责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太子胤礽。

康熙正在气头上,别人都不敢说话,可胤禵丝毫不顾自身安危,跪下来为胤禩说话:

“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康熙气得拿出佩刀就要杀了胤禵,多亏皇五子胤祺挺身阻止。

另外胤禵回京见雍正不肯下跪,也是胤禩说他应该下跪后,他才跪的。这一切雍正看在眼里,气就不打一处来,因此这后来成为胤禵的一大罪状:

“阿其那(胤禩)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清朝家庭伦理剧,母亲拒绝长子尊的太后徽号,长子将怨气发向弟弟 - 6

看看雍正娘仨,母亲偏心幼子,哥哥看不惯弟弟,弟弟支持哥哥政敌,真是“母慈子孝、手足情深”啊。

雍正继承了皇位,可没有得到生母的认可,以及弟弟的支持。乌雅氏当了皇太后,可登基的不是她最爱的儿子。至于胤禵,他得到了父母的宠爱,最终却被同母哥哥囚禁了。

在这场家庭伦理剧中,谁都不是赢家。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起居注》等)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