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3.5°C-24.0°C
澳元 : 人民币=4.86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2021-09-0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大自然是巧夺天工的由来,是鬼斧神工般的存在,无数的河流衍生出了生命,也是世界上文明的起源地,说起中国这个孕育五千年文化的河流,必然是中国人心中“母亲河”的存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

黄河的存在为早期的炎黄部落提供了水资源以及适宜的生存环境,按照历史上文明发展的走势,古代文明也多发育在河流地带,即使到了现代,人类大都市也大多集中在河流地区,人口也是在河流流域。

因此,虽然黄河时常泄洪,据历史记载,黄河之水时常冲出黄河河床,冲击平原造成洪灾,因此,中华民族与黄河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大禹治水”的事情。黄河也因种种原因,在历史上发生过26次改道,但1938年花园口的决堤,却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1

黄河的历史

作为中国这近一千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第二大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它起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呈罕见的“几”字形,流经四川、青海等九个省区。

也是因为“几”字形的流向,一遇到汛期的时侯,往往因为河流湍急根本来不及转向,从而对河堤发起巨大的侵蚀,长此以往便导致了黄河洪水泛滥,严重威胁了河流两岸人民的生命安全。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2

因此,黄河从中华民族开始形成之时就开始被统治者进行治理。据传说,古代部落首领女娲就曾进行过治水,之后是共工,共工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治水,就是用了堵的方法,把高处的泥土、石块搬到河边低处修建土石堤埂抵挡洪水,为此,后生甚至尊称共工为水神。

发展到了尧舜时期,鲧奉舜的命令进行治水,当时他也采用了共工的方法,用堵水堆筑高堤的方法治水,但当时的黄河水已经比共工时期水位更高,加上当时急雨倾下,这种方法很快失败。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3

他的儿子大禹继承遗志,通过考量河流流向,发现“堵不如疏”“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通过引流的方式顺利化解了黄河洪灾,也因此,他成为中华民族新一代的领袖,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后来,历朝历代都对黄河进行了治理,在黄河流域设置了水官,可以说,古代王朝无论到了何时,都会对汛期降至的黄河进行一番布置,为黄河流域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做保障。

一直到1938年,为了抗战,国民党政府选择了对黄河花园口进行决堤处理,希望以此遏制住日寇的进攻,但却造成了可怕的灾难。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4

“决堤黄河”的背景

其实,自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地上就组成了种种力量进行抗日,其中,国民政府在早期的军队装备精良,在国际上更是得到美国的支援,因此,一开始国民政府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主要力量。

在台儿庄战役之后,蒋介石以为己方有了一战之力,决定在徐州进行徐州会战,不料他的决断正中下怀,日军集结大批兵力,企图将国民党精锐消灭在此一战中,蒋介石眼见日寇包围即将形成,选择了放弃徐州,撤向武汉。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5

当时,得到徐州的日军企图扩大战果,派遣两万余人孤军直入蒋介石部队的大后方,阻挡国民军的援军进入徐州,正好被国民军包围,这本是一个反包围日军两万人的机会,却不料因为国民政府的两个糊涂将领的撤退,导致国民军主力被包围了,腹背受敌。

当时,这直接导致国民军队付出惨重的代价,蒋介石在事后也表示:“兰州附近之敌,不过五六千之数,而我以12师包围不克,溃败可与,即使攻克,在战史上也是一千古笑柄。”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6

徐州会战,国民军葬送了台儿庄战役的大好局面,蒋介石将军队派往武汉,希望在武汉进行抵抗,只是因为计划改变时间催促,武汉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部署,而日军来势迅猛,郑州很快也被日军包围攻击,在6月7日时就已经危如累卵,即将失守。

郑州是铁路经过之地,如果失守,日军将可以借助铁路之利更快地转移兵力,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军选择了“决堤黄河”的决策。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7

“决堤黄河”是谁提出的?

关于决堤黄河之事,早在台儿庄大捷之后便在国民政府军委高层中有了说法。聚集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便曾向蒋介石致信,信中言及:惟黄河南岸千里,颇不易守,若我军死守武陟等县,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则我之大危可解,而敌则居危地。

蒋介石虽然深知次计的合理,但毕竟稍有不慎损失惨重,因此暂放一边,随后,国民党军令部何成璞也提出了这一决堤计划,“不特大地泛滥,使敌机械化部队失去效能,亦且足以摧毁其战力”。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8

在徐州会战之后,随着开封、兰州的轮番失守,郑州也岌岌可危。1938年6月1日,蒋介石眼看着案头电文越来越多,决定召开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商讨“决堤黄河”一事,最终,因为决堤之事并不光彩,会议上并没有留下决堤命令的下达记录,但决堤计划已经形成在此次会议上。

1938年6月9日,在经历几处历史上曾经溃堤的地带挖掘无果之后,不得已之下国民党选择了花园口,在经过两天两夜的挖掘之后,黄河大堤被挖开,黄河水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将开口扩张到了10米宽,大水冲了出来。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9

黄河水主要分为两股,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四十多个县市被淹没,百姓事先毫无防备,直接被洪水冲刷,自南宋以来,河南江苏一代便人口密集,黄河的到来,受灾人一下子上升到了五千万以上,直接导致了89万人的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而国民政府一开始的目的则是阻断并对日本造成杀伤,据日本方面记载,确实因为洪水的泛滥前行有所受阻,但真真正正死亡的不足一万,“仅第二军战死人数为7452名。”而中国百姓,是直接死亡89万人!这如何让人相信。

花园口决堤一事,并没有成功让蒋介石的武汉会战成功,在短短四个月之后,武汉便被日军占领。

1938年,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89万百姓因此丧命,日军有多大损失 - 10

小结:

所有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的,然而,花园口决堤之事实在是不值得,尤其是事后的武汉会战也失败,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并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阻遏,收效微乎其微而付出的代价却令人深以为痛。

我想,凡是想着百姓想着多数人的安全利益,才是真正的正道,虽然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的,但如此代价是可以预见,决堤之事完全可以避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