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3日 24.6°C-28.9°C
澳元 : 人民币=4.85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2021-10-0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贫寒的莘莘学子,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在杭州中河上有这样一座桥,东接青云街,西接中河路,北面有贡院。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也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场所,学子们要去应考就要通过这座登云桥”,去接近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1

“登云桥”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清康熙重修。两面桥洞顶石刻“登云桥”三字。两侧桥栏云洞缕空,共计20块。桥洞两侧各有吐水石雕龙头二只,桥头的抱鼓石做成浪花翻卷的模样。半圆形的拱洞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如同圆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2

“登云桥”桥头东南有水泥浇铸成书本模样的桥铭,大意是:“贡院在其北。每年秋闱榜发,考中者由贡院鼓吹导引到布政使饮宴,必登此桥。中举者人称平步青云,故名登云桥。”乡试是省城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步,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3

“登云桥”桥头东北面有一组青铜塑像,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的模样。右边拱手的男子看上去是远路而来,栉风沐雨背挎油纸伞,脸上有相当的疲惫,身上穿着过膝的短袍,脚下也只是一双老布鞋。而左边的男子身穿考究的长袍,脚蹬皮靴,神清气爽,翩翩一公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4

要知道古代读书考进士是一件很需要经济实力和家族积累的事情。有人统计过,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35岁,一个人从读书起几十年没工作,坐吃山空,盼他考进士当官。家中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全村的资助,是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就说书本吧,古时造纸印书成本高,宋朝一本书均价2贯约等于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万元,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及参考书呢。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5

这通往贡院的桥,看上去很宽敞,台阶也只有十多级,但是,踩上去说明了你具备了考举人的资格,历经了科举的初步考试,通过了童试、岁试和科试,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以过去台州乡试的数据来说,约五百来人能取十七人;如果考进士,五百名秀才中,约有三人能考中并做官,这已经是不错了,一般来说,进士约千人取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6

这两位读书人在干什么?他们在互相谦让着,让对方先过桥。如此彬彬有礼,说明古代文人相当注重礼节。富公子搭着穷书生的肩,非常亲和谦让地有请远道而来的书生先上桥。而穷书生拱手回礼,满脸诚恳地谦让作后退状。我想,他们那么知书达理,何不携手一同过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跨过“登云桥”梦寐以求理想就近了 - 7

莫道上桥便无难,杭城过去的考生蔡绳武写过《登云桥》诗:"烈日轰雷造榜天,丹成今日会群仙。登云桥上云空翳,望断蟾宫又一年。"更多的考生还轮不到下一年春闱的礼部会试,他们将继续一年又一年的苦读和等待。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