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0.1°C-22.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2021-10-25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

大家都在说“那个男人回来了”,

他是谁?

饼叔,

美食届的“泥石流”,

因为常常在镜头前狼吞虎咽食物,

被叫成“丑叔”的up主??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

大家都知道,

城城喜欢挖些「视角清奇」的美食纪录片安利给大家,

今儿我又挖到了这么一部高分回归之作——

《小城夜食记2》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

2年前,这部通过“吃”来解锁独特地域密码

的硬核纪录片收获了一大波好评,

豆瓣斩获8.3分,

B站更是冲到9.7分。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

今年国庆期间,《小城夜食记》强势回归,

大家却发现这部硬核片悄悄变软了,

它不像大手笔砸出来的美食纪录片,

制作精良、讲究,

制作团队只有两个人,

饼叔,

外加一个摄影师,

更像是一部正在连载的美食vlog。

纪录片对饼叔,对店主的性格刻画更加明显,

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当然,行走的力量不会少。

走进戈壁、游进湖海、踏上草原……

讲述小城市里平凡人的不平凡的美食故事,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

每一集都会围绕“城市-美食-人物”的脉络,

而我们总结的关键词是:

烟火小食、狼虎文案、百万摄影,城市脉络、江湖儿女和乘风破浪。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0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1

这部被弹幕称为“下半年最好吃”的美食记录片,

目前更新到了第三集。

第一集,

就讲了近期备受大家关注的甘肃(素材为疫情前拍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2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3

甘肃疫情牵动众人的心,

目前尚有5个地区为中风险等级,

分别在兰州市的城关区及张掖市甘州区,

全省已经暂停旅游活动,

关闭了多个公共场所。

看着政府随时更新的公告,

了解到核酸以及隔离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时,

城城心里才放心了些。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4

甘肃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这之前,

不妨了解一下“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有“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誉的甘肃张掖到底有多好吃吧:)

也从张掖开始,

了解那些小城市中你不曾知道的美味!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5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6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7

01

小城之「张掖」

张掖有一个美丽的“胎记”,七彩丹霞。

说实在话:张掖有些苦。

因为很多人都以为张掖就这么一个地方,把这儿当成中转站。那你可就真的输了。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8

张掖,不仅有丹霞地貌。

还有雪山、峡谷、草原、石窟、湿地等。

除了大海,这里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的地质类型。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19

你能想到的山河美景,在张掖这一站就能看完。

走近张掖,你才会发现这座西北小城,也并不是如一般人想象中遥远,它同样有多民族文化与人们日常的市井风味。

因地大物博、文化交融,这里的美食和制作方式也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0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1

西北最好吃的羊肉,在哪里?

生长在祁连山下的“咩咩”们有话说了——我们,可是要用来做金牌手抓肉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2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3

过去人们常说,西北的羊肉膻味重,去了都不爱吃。

在张掖,羊膻味只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4

饼叔在张掖的第一顿,吃的就是金牌手抓肉。手抓肉制作,不难,就是把羊肋条放在清水里煮熟。

难的是寻找到一块好肉。

我们都知道,西北草地丰富,不同质地的草养出来的羊,味道也不同。

张掖的“咩咩”们,有纯正的奶香味儿,做手抓羊肉的最好选择。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5

它们从小吃着祁连山下带着高盐分的硬草。

从一出生开始,就把自己腌入味了。

盐分,可以在羊吃草时,弱化存在脂肪内的膻味来源。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6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7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8

做金牌手抓,要选一年两个月大,被饼叔称为“还没开始上幼儿园”的小羊。

吃起来奶香奶香的,还没有半点膻味,你看得多嫩:

脂肪和肉分布均匀,弹性十足,拿起来还duangduang的晃……饼叔每次想赞美有多好吃时,都被羊肉的美味“封印”了嘴——

倔强的撕咬感

满足了你一种野性的渴望

“肉质到这个程度刚刚好

就跟你这个公司搞团建搞户外活动一样

你要说太野了吧

受不了、不安全

你要说不野吧

大家还觉得不过瘾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29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0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1

西北人吃羊,要配一杯三炮台。

这是用枸杞、冰糖、茶叶和当地植物泡在一块儿做的饮料,喝起来甜甜蜜蜜。

趁嘴里香味没散去,拿杯盖拨三拨,喝下,奶香味就更浓了。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2

甘肃人的甜,就是来源于羊本身。

吃过了羊肉,饼叔去替一个农户放羊,晒了个大中午之后,本以为农户会拿出一只自己的羊腿犒劳自己。

没想到,他用塑料袋装着几只馕饼,说“我们中午饭就是这个”。

羊能卖钱,羊户舍不得吃。

这不是故意安排的,这正是一部分当地人的日常。

宁愿少吃几口,能换来更多的钱,让生活更有生机。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3

城城发现,这一段本可以完完全全剪去,但又似乎明白了导演的用意:

以前,人们只看到了小城的光鲜,而“小”却是少之又少的人知道。

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这就是普通人的日常,与日复一日的坚持,苦中作乐。

这是人没了伪装,最真挚又坦诚的一刻。

更是体会到,在一座小城里,同样的人会有不同生活。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4

大部分人去到张掖,多数止于吃一顿手抓羊肉。

认为,西北人吃羊肉不都是这样大开大合的么,拿上手,一顿撕咬,而已嘛?

但地道甘肃人,卖手抓羊肉的老板就透露了:

自己天天都要吃羊肉,还离不开一份炒拨拉,香的嘞!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5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6

炒拨拉,你猜猜是吃啥?

这道菜发源地在山丹县,地地道道的张掖美食,别的地方是没有的。

走进县里的五彩山丹小吃城,你就会发现,一整条街差不多都是卖炒拨拉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7

每个餐厅门口,都有这么个阿姨坐在门口,摇“风火轮”。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8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39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0

其实,炒拨拉就是炒羊下水。

羊肝、羊肚、羊肠、羊心、羊肠等都可以用来炒着吃。

点好想吃的内脏,老板娘会帮你切好,然后在中间放一块喷香的羊油,加入下水和配料一块儿炒。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1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2

炒好了,整个铸铁鏊子推到你面前。

这儿是没有桌子的,每个客人都是围绕着这么个鏊子吃东西。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3

饼叔把锅里食材当成大学生,用奇怪的比喻来比喻了一下:

最晚入锅的

这就是属于大一的同学

带点儿青涩

就是上学的时候还不敢逃课

或者是……

这个炒的时间最长

(夹起一块肠)

就是个老油子

这就像极了大四的同学

天天以实习的名义逃课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4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5

除了羊杂,炒拨拉里还加了饼子。

饼子切一小块一小块,羊杂做好了就把饼子放到边上让它慢煎。

羊杂吃到一半,饼子也吸满了汤汁,外表煎得脆脆的,吃进嘴里“咔哧咔哧”响,大半夜看得我都要流口水了……

本来炒拨拉这段就要结束了,没想到饼叔还点亮了隐藏服务——

加米饭一起炒,还有鸡蛋和青红椒……果然,碳水就是最简单的快乐:)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6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7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8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49

炒拨拉的玉珍姐对镜头说,为什么自己会炒拨拉:

二三十年前,自己一个人支楞起小摊,卖5毛、1块一份的炒拨拉。在工资不高的年代里,她每天都能赚5块钱。

就这么一直做,做到了现在。

像隔壁的铺子,几乎都是女老板,也有着她的影子。

每天从9点炒到凌晨3点。

辛苦不说,光是看到别人争相慕名而来,打卡拍照,心里实打实的高兴,感觉自己充满自信。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0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1

就像片尾说的——

“生命赐予了我们自信与热爱,可这份礼物又如同脚上的鞋,踏在路上,冷暖自知。

唯有走过那段路,拜过那些山,经历那些风雨,剩下的那一丁点坚定不移,才是自己内心中,对生命对真谛的感悟。

就算唾面自干,也是自己最圣洁的自信。哪怕泥沙俱下,也是自己最诚挚的热爱。”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2

02

小城之「枣庄」

第二集,讲的是山东枣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3

名儿最初源于枣树漫山遍野的多。

一股劲儿长不够,也是像种不够似的。

当年中国吃货界的祖师爷,彭祖就是因为给尧进贡了一碗鸡汤,得到封地彭国,而彭国就在今天的枣庄境内。那会的枣树也多。

如今枣树早已不多,山上留下来的,倒是挺多石榴树。

鸡也多。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4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5

说到辣子鸡,你估计最先想到的是重庆歌乐山辣子鸡。

也许你想不到的是,北方这么一个小城也凭着辣子鸡这道菜出了名。

市场里,街边上,家楼下的小饭馆,通通是卖辣子鸡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6

这集出场的老板,是穿着体能服的退伍军人,梁哥。

他人有个外号,鸡类公敌。

出场前,饼叔还和鸡打了一场仗。你猜谁输了?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7

他在枣庄的水库边上,包了个小山,山上种着石榴树,无数只走地鸡就住在树下。

鸡见到了他都要跑,因为他不是来喂它们的,而是来杀它们的。

不知道他以前在部队里是不是做的射击手,从裤袋里抽出弹弓,单眼瞄准鸡脑袋——

一只公鸡倒下了,被子弹集中的那一声“咕”,就是和鸡群的最后告别。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8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59

梁老板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的人那么多。

整个枣庄,都是吃辣子鸡的地儿,但老饕们就爱来他这儿。

弹幕里的小伙伴也在说这家店,“我家就在水库旁,老板做得戳实好次/有人推荐过,好吃到炸,还想吃……”

枣庄辣子鸡和歌乐山辣子鸡最大的区别,

不是小块儿的,也不是干巴巴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0

通常是一大盘上来,拇指那么大的鸡块,放了两种辣椒。

一是绿色的本地皱皮辣椒,越皱越辣;

二是红色的干辣椒,为了增添不同的辣味放的。

城城也是从这道辣子鸡才知道,原来山东朋友真能吃辣……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1

枣庄人通常是一边吃鸡,一边吃饼。

啥饼都吃,煎饼、锅贴,发的、不发的,只要是饼就能当成主食。

对于辣子鸡而言,在枣庄是永远受欢迎的,饼也是。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2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3

人们不怕排队,也欢迎夜幕的降临。

“夜食”是在辛劳之后,卸下包袱对自己的犒劳,是忙碌生活里的留白。

辣子鸡这样的美食,称不上“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黑不溜秋的,像家常菜。这倒是与弹幕里刷屏的“丑”形成了对比。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4

很多人奔着这部片子来,不是看美食的,而是看“丑叔”,看他没有吃相的样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都刷屏“入口既丑”。

原因是,我晚上在家吃饭,根本顾不上吃相,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何叫做“小城夜食记”的原因。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5

在枣庄当地,辣子鸡是一个连锁的行当。

这个老板是自己杀鸡,一年下来得杀个上万只,怪不得有了“鸡类公敌”的称号。

他说,其他很多饭馆都说让人杀好鸡送过去的。

因此催生了一个行当,杀鸡人。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6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7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8

在街头小巷里,很多这种店铺,单独杀鸡3块一只,要是买鸡就会附送杀鸡服务。

王师傅是当地有名的杀鸡人,爷俩开这家杀鸡店很多年了。

不忙的时候,儿子杀鸡,父亲在旁边拨一拨那把鹅毛扇,见饼叔来了,怎么也得给大伙儿露一手——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69

鸡脖子上割一刀,扔进特制的器皿里等到鸡流光了血,就是猎杀时刻。

当老爷子回头的时候,眼神有些自带杀气。

这也许就是,想杀一只鸡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来吧,BGM响起。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0

枣庄人爱喝一碗羊汤,尤其是在冬天,能从头暖到脚。

如果说白天是辣子鸡的天下,那晚上则是饥饿灵魂的天堂。

一碗羊汤,一碟烤串儿,一张饼,就能成一顿宵夜。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1

不过,在枣庄,煎饼里卷的可不止是标配的山东大葱,还有菜。

在这一集中,菜煎饼的呼声也是最最最最最高的。

评论里都让疯狂安利大家,去枣庄一定一定要吃菜煎饼。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2

菜煎饼三个字,食如其名,用大饼卷着菜烤。

但数量可不止那么一两种,最多三十多种,你能想到的蔬菜都可以选。

多到一张饼能把食物链全卷进来。

菜没有味道,另加的粉条儿和辣椒料汁,就能让一只菜煎饼变得鲜香无比。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3

特别好笑的是,菜煎饼的份量特别大。

一份能我们通常吃的两份,看到了上菜的饼叔惊讶“我可能对一是不是有什么无解。”让弹幕里疯狂哈哈哈哈。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4

煎饼果子忒脆,天津的小伙伴都说——

“去枣庄吃过,真的好吃,看着饼叔觉得手里的煎饼果子都不香了。”

后来,饼叔跟大爷大妈学做饼,打趣大爷说“您很会画饼,我就不会。”

耿直的大爷没听懂,说“他们能画,画的配料跟咱们不一样。”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5

这段真让城城笑出了声,你品品??

现在北上广深

好多人都画大饼

都不行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6

片子末了。

大妈说,自个儿卷这么一只菜煎饼,养活了三儿两女。

那是一种糅合了无数琐碎与艰辛,与日常麻木中暗涌而起的幸福和感动。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7

想想也是,关于“大饼该卷什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媒体们写了又写的繁文缛节。

青菜,的确朴实无华,吃起来甚至有些枯燥。要是放上些滋味十足的粉条儿,涮上一层辣子,在时间面前,那都不是事儿了。

卷饼的人有心思,在家庭里的付出,都会被大饼给卷了个无影无踪。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8

像做辣子鸡的老板说,他从没有吃过其他地方的辣子鸡。

现在的味道,是自己钻研出来的,是一种信念。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79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0

有些事情,会在岁月里慢慢展露,循环往复,开花结果。

凝结成一道菜,用温暖托住百味,理想与现实之间,得失之外,皆是归途。

03

小城之「陵水」

城城作为一个爱吃海鲜星人,看到地名就十分期待了。

三亚向东75公里,是陵水。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1

离陵水一百多公里的新村港,有一个365天都居住在海上的村落,世代以捕鱼为生。

他们的舌头,是评判鲜味的标准。

这些人被称为“疍家人”,住的地方被称为“疍家渔排”,是当地特色。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2

饼叔来到一户人家,问他们龙虾养在哪里。

大爷掀开他们坐着的木板,下面就养着龙虾和鱼??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3

大叔说,“疍家的生活,就是在水上,水能给予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4

不少弹幕的小伙伴说,以为疍家人都已经陆续远离大海,原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着无数无数的疍家人在海里讨生活。

有一幕让城城很深刻。

饼叔跟着一名叫金友的海手出海捕鱼。

他们的家是一艘小小的渔船,上下两层摊开了也不过20平方大小,住了一家五口。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5

金友说,

“我也想搞一艘大船,去深海捞鱼。”

“那是赚钱生意,也是梦想。”

却又因为家庭原因,只能维持着现状。

他的妈妈也在船上待了一辈子,老了,没办法跟着他一起拼。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6

疍家人是个不易的群体。

像易碎的鸡蛋一样,一辈子都要生活在海上。

在几十年前,条件没有现在好,只能坐着没有马达和引擎的船,划桨出海捕鱼。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7

那时的生活,真的可以用“漂泊不定”来形容。

一个海浪打过来,凶多吉少。

要是遇到暗流也不好,船会不受控制,不知道会飘向何方,要飘多久。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8

金友的妻子快到临盆的日子,他是家里的保障。

后来,金友觉得干脆就这样吧,做个普通的疍家人,平淡地过一生。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89

平时我们奢侈时,才会吃一顿海鲜。

在疍家人的食谱里,海鲜是他们的日常。

最常见就是把捞来的海贝鱼鱿蟹等食物一锅乱炖,俗称“打边炉”。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0

用来炖海鲜粥,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1

一道椰丝鱿鱼,也是疍家人最常吃的海鲜。

用特制器皿把椰子肉刮下来,和姜葱蒜一起塞进鱿鱼体内,蒸熟了就能吃。

暗涌又熟悉的滋味,也许来自一粒盐、一粒糖、一滴醋,但确是人生百味。因为一种味道,有人选择为亲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2

虽说常常吃到我们羡慕的海鲜,但他们实际上也很想吃肉。

每次船靠岸时,都会去市里买些鸡肉、猪肉回来做。

还特别爱吃烤肉,不过这是有原因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3

海南,被称为“小东北”。

不过这是实话,开烤肉店的老板说,这80%的人都是东北人。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4

老板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做的是纯纯东北烤肉。

刀子一拉,就能下来一大块肉,稍微腌制一下,烤着就能吃。

吃烤肉的好吃秘诀是啥?吃肉不吃蒜,鲜味儿少一半??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5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6

老板说,之所以东北人多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和北方的发展相关,二是家里孩子要念书,加上老人年纪大了,没办法抗住东北的冰天雪地。

南下发展,但心里也是想念老家的。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7

“家里房子一卖,就啥也没有了。”

卖烤肉,是有这本领,移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选择了另一种活法。

美食尽管不“美”,但依然能在其中窥探见得各个小城之中,多元的味道。

这部高分硬核小城美食纪录片,竟然变软了 - 98

多位老板,在讲到自己的生意时,颇为自信——

“不多,也就25年左右吧。其他的不会。”

——这是卖手抓羊肉的老板自述。

“我是92年上街开始炒的,到现在30年了,我可真是天天炒这个。”

——来自炒拨拉的玉珍大姐。

“我就是自己摸索着干的,到现在21年了。”

——这是枣庄辣子鸡梁老板的回答。

小城不小,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能看到它的“小”,像城市与人之间的“爱情”。

——

之所以推荐这部纪录片, 其实也是因为它而有了某种共情。

正如第一集结尾那段文案:

“生命赐予了我们自信与热爱,可这份礼物又如同脚上的鞋,踏在路上,冷暖自知,唯有走过那段路,拜过那些山,经历那些风雨,剩下的那一丁点坚定不移,才是自己内心中,对生命对真谛的感悟。就算唾面自干,也是自己最圣洁的自信。哪怕泥沙俱下,也是自己最诚挚的热爱。”

而美食,犹如过场江湖,众人皆为侠士。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那城的城城,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