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1日 17.9°C-22.0°C
澳元 : 人民币=4.85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市场需求爆发在即 力量钻石引领“培育钻石”市场

2021-12-09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每每看到这句话,普通老百姓可能会认为,钻石一定是地球上一种极为稀少的资源,十分珍贵。而实际上,这可能是钻石商人们炮制出来的世纪谎言。

有统计数显示,地球上的钻石地质储量并不少。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而目前每年全世界天然钻石产量不过9000万-1亿克拉。并且随着找矿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几乎都会发现新的钻石矿区,储量一直在动态扩大。

而近年来随着“培育钻石”的出现,钻石市场似乎更是看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据了解,培育钻石比天然钻石更便宜实惠,具有极强的价格竞争力。从2015年开始,培育钻石开始批量上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育钻石就达到了宝石质量标准,并因此成为未来整个钻石市场的有力竞争者。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已成为钻石市场一个可持续和可靠的来源。

市场需求爆发在即 力量钻石引领“培育钻石”市场 - 1

培育钻石市场迅猛发展

钻石实际上并不算稀缺品,起码跟黄金这种实实在在储量有限的矿产比较,钻石的储量可以称得上“丰富”,那让并不稀缺的钻石之所以出现天价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钻石巨头的垄断。

以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为例,其自1888年成立后,就通过连横合纵的方式,兼并一系列小矿区,成为一条龙主宰全球四成钻石开采和贸易的世界钻石业巨头。进而通过广告营销等方式营造出了钻石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并且和“爱情、纯洁、稀有”等关键词绑定在一起,逐渐把钻石打造成了一种世界闻名的奢侈品。

戴比尔斯创始人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对市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前提,如果像其他大宗商品原材料那样跟着供求关系而价格大幅波动,会摧毁钻石作为纯奢侈品的公众形象”的话,可以说赤裸裸地揭示了钻石行业的真相。

但让在钻石市场垄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戴比尔斯等钻石巨头们没想到的是,人工钻石(也可称“培育钻石”)的出现和崛起,开始将传统钻石巨头精心编制的利益网络,撬开了裂缝,并且有日益扩大趋势。

自上世纪50年代人工钻石首次被成功合成后,该技术就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目前人工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把人工钻石做到天然钻石的水平,宝石级培育钻石市场在不同品种钻石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从最初的1克拉到现在的10克拉品种,生产商不断开发出质量和颜色更好的钻石。

而价格方面,培育钻石占据绝对优势。据了解,培育钻石的成本大约是天然钻石的30%。也就是说,同样的价格,天然钻石可以买个30分的,而培育钻石接近买一个一克拉的,而且按照摩尔定律发展,培育钻石远期成本可能可以降到天然钻石的20%左右。

据统计,这些年用于珠宝的培育钻石的总产量已超过1500万克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培育钻石年产量仅占全球钻石供应量的3%左右,但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5%,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实惠的价格。

我国培育钻石技术世界领先

“培育钻石”这个概念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才开始流行起来。这个名称来自于2021年7月,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提出修订意见,建议在现行标准的末尾加上标注:“合成钻石”又称“培育钻石”。

虽然这个国家标准尚在意见征求阶段时,珠宝理事会、美国珠宝商协会等六家海外机构就开始抵制这一命名的变化,要求改为“实验室培育钻石”,企图把人工钻石划定在科研、医疗等领域,但可以预见的是,基本难以改变培育钻石未来即将开始席卷市场的大势。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培育钻石技术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6年,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成功打造出重2克拉、尺寸为8.2毫米的高质量黄色钻石,标志着中国在人造钻石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了解,2020年,我国人造钻石厂商已经可批量生产3克拉-6克拉的钻石毛坯,在4C标准上已达到较好水平,在评级中,颜色可达最高级的D色(无色),净度最高可达VVS级。

《2020~2021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珠宝级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原石产量约为600万至700万克拉。其中,中国产量为300万克拉,占世界总产能的一半左右。

目前我国人造钻石市场中,80%的产能都来自河南,甚至有“世界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的说法。河南省商丘市是我国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当地的企业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培育钻石技术成熟时,依托有利的供应链资源,迅速切入该市场。因此,当地也诞生了很多业内闻名的培育钻石厂商,比如力量钻石(301071)。

力量钻石募资扩产加速崛起

力量钻石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11年前后,公司创始人邵增明开始着重布局人造钻石业务。目前公司主要专注于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三大产品体系。

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2021年9月24日,力量钻石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其股价曾暴涨11倍之多,并引发了市场对于河南培育钻石产业的关注。

今年来,二级市场上,以力量钻石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已经引领培育钻石概念成为A股中极为闪亮的一个板块。力量钻石顶着培育钻石的光环,其股价自然也是一路飞涨,从185.58元/股的发行价,最高一度达到366.64元/股。截至12月8日收盘,其报收于281.62元/股,市值达170亿元。

二级市场对其极度看好,并非单纯概念炒作,自然有着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2021年三季报显示,力量钻石主营收入3.44亿元,同比上升106.89%;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上升271.21%;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6亿元,同比上升81.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306.88万元,同比上升193.72%。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披露的2020年数据,一克拉金刚石单晶的价格仅为0.2元,而一克拉培育钻石的价格则达到了273元,后者价格是前者的1300多倍。也就是说,力量钻石的培育钻石业务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67%。

目前,力量钻石正在积极扩张培育钻石产能,公司通过IPO募资的5.91亿元中的3.36亿元直接用于购买320台六面顶压机投入新工厂建设,有望突破产能限制;而且公司已经将高品质消费级培育钻石作为发展重点,后续产能突破限制后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如今,培育钻石正在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新宠。连一向拥护天然钻石的戴比尔斯、潘多拉等国际巨头也在投向培育钻石的怀抱。2018年,戴比尔斯推出了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潘多拉在今年5月份则宣布,公司将全面采用人工钻石,不再出售天然钻石。

中信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宝石级钻石产量约有9100万克拉,人造钻石仅为700万克拉,渗透率仅在6%左右。然而,由于质量、产能都不输于天然钻石,并且价格更具优势,未来培育钻石市场将飞速成长。国信证券则预测,预计截至2025年,人造钻石毛坯产量或将达到1800万克拉,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380亿元。

毫无疑问,在钻石领域,一个属于培育钻石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像力量钻石这样的企业无疑已经迎来了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