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24.6°C-29.5°C
澳元 : 人民币=4.79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G7 称俄发动小麦战争,全球市场出现一个“奇葩景象”

2022-05-16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G7 称俄发动小麦战争,全球市场出现一个“奇葩景象” - 1

现场图

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 14 日警告称,俄乌冲突正在引爆全球粮食危机,G7 国家将应对俄罗斯发动的 " 小麦战争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说,目前大约 2500 万吨谷物滞留在乌克兰多个港口,主要是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 如果找不到让乌克兰出口粮食的办法,非洲和中东将有人会被饿死 "。而俄外交部则强调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才是粮价上涨的原因。

事实上,俄正在发动 " 小麦战争 " 的说法,可以理解为西方试图进一步升级对俄制裁的新抓手,很大程度上只具有政治意义。因为数据显示,乌克兰小麦出口减少的市场份额将很快被其他出口国瓜分。

从当前形势来看,俄乌冲突确实影响到了乌克兰的粮食出口。3 月乌出口小麦 30.9 万吨,是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根据美国农业部 5 月 12 日公布的预测数据,2022/23 年度乌克兰小麦出口预计将下降到 1000 万吨,较 2021/22 年度的 1900 万吨下降约一半。然而,乌克兰小麦减产造成的空白市场预计很快将被俄罗斯、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填补上。相关数据显示,3 月俄罗斯的小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约 60%,4 月俄小麦出口可能是去年同期的 3 倍。俄总统普京在 12 日召开的政府经济会议上表示, 2022 年俄罗斯粮食总产量可能会达到 1.3 亿吨,小麦产量达 8700 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 2022 年全年俄粮食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农业部 5 月 12 日公布的预测数据,加拿大 2022/23 年度小麦出口量将增加 850 万吨,欧盟将增加 500 万吨。全球小麦总出口量将达到 2.05 亿吨,较 2021/22 年度的 2.02 亿吨还会增加 300 万吨。由此,今年全球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一个 " 奇葩景象 ",一边是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在全世界发起 " 粮食战争 ";另一边则是加拿大、欧盟等国在小麦出口方面填补了乌克兰市场空白。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 " 粮食战争 " 的说法值得玩味。

G7 称俄发动小麦战争,全球市场出现一个“奇葩景象” - 2

资料图

实际上,自 20 世纪 60 年代的绿色革命以来,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5 月公布的预测数据, 2021/22 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 28 亿吨,而 2019/20、2020/21 年度谷物产量分别为 27.2 亿吨和 27.8 亿吨。因此全球农产品供需并未出现结构性变化。从根本上说,当前造成全球粮价攀升的原因并非农业产出不足,而是全球治理紊乱,使得资源配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 " 缺粮 "。

资源错配带来的 " 缺粮 " 推动了全球粮价上涨,使得很多依赖农产品进口的发展中国家都卷入了饥荒焦虑。近期全球至少有 35 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不同水平的农产品出口管制措施。最新宣布出口禁令的是印度,5 月 13 日,印度宣布对小麦出口实施临时禁令,全球为之哗然。然而这一限制的影响 " 形式大于内容 "。虽然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小麦产量约 1.1 亿吨,仅次于中国 1.3 亿吨。但印度也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有 14 亿人口,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口径,目前印度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 15%。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在 2020/21 年度大致出口了 700 万吨小麦,约占全球小麦出口量 2 亿吨的 3.5%。因此,印度不仅不是传统的小麦出口大国,更多时候,印度甚至是需要进口小麦的,例如 2017 年印度就进口了 500 多万吨小麦。同样,近期一些国家采取农产品出口管控措施,诸如印尼限制棕榈油出口、阿根廷限制豆粕出口,其基本逻辑都是由于国内农业供应不稳定,需要优先保障国内需求。

在当前的全球农产品市场,美国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无论是从纸面上的农产品贸易量估计,还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农产品市场重新布局,在利益上均对农产品出口大国有利。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冷静面对当前各种炒作粮食危机的声音。中国得益于长期在粮食安全方面的积累,同时自身具备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2021 年中国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6.83 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483 公斤,远超国际标准人均 400 公斤的水平。面对当前粮食市场的波动和信息炒作,中国的粮食储备规模完全可以烫平信息失真,锚定农产品价格。从世界来看,即使目前出现了高粮价,但农产品供需的新平衡将会很快形成,因此对于粮食安全议题,需要居安思危,但又不必过度焦虑。(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