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21.8°C-24.5°C
澳元 : 人民币=4.82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湘剧角色介绍

2022-06-02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湘剧的角色现行体制一般有十二行,分别为头靠(又称大靠)、二靠、唱工、小生、大花、二花、紫脸、三花、正旦、花旦、武旦和婆旦。各行分别根据所扮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不同,在年龄、装扮、做派上表现各异,又有不同戏路之分。

湘剧角色介绍 - 1

逐一解析

头靠

讲究"靠、唱、醉、死"之别,所以一般除扮演长靠老生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定军山》中的黄忠,《刀劈五虎》中的赵云,《九龙山》中的岳飞等是以把子、功架见长,唱做俱重的角色外,还要演《琵琶记》中的张广才,《鹦鹉记》中的潘葛,《西川图》中的张松,《醉写瞄蛮》中的李太白,《拜斗斩延》中的孔明,《打痞公堂》中的宋士杰等以唱、念、做见功的角色。表演首重"位份",讲究功架气派,沉着稳重,且有白须、麻须、青须之分,及解袍、靠子、胯衣、黄布袄、罗帽、纱帽、趿鞋等戏路之别。

湘剧角色介绍 - 2

二靠

如《借箭打盖》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推弓结拜》中的薛仁贵,《花荣带箭》中的花荣,《一捧雪》中的莫成等角色。由于身份、职位、年龄都不及头靠的分量,表演上也不要求如头靠的功架沉稳庄重,表演的大多系身法戏。除讲究扎靠破把外,重跌扑武功,敏捷灵巧,有蟒靠、袍子、罗帽、纱帽等戏路之分。

唱工

如《金沙滩》中的卢俊义,《收姜维》中的孔明,《上天台》中的刘秀,《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二进宫》中的杨波等,是以唱工为主的生脚戏,讲究嗓音嘹亮,口齿清楚,调高气足,唱做结合。有皇帽、蟒衣、褶子、袍子等不同戏路之分。

小生

戏中文巾、雉尾、盔靠、罗帽俱全,讲究穷、文、富、武之别。如《黄金印》中的苏秦,《赶斋泼粥》中的吕蒙正,《抢伞》中的蒋世隆,《赏荷》中的蔡伯喈,《桂枝写状》中的赵宠,《白门楼》中的吕布,《三讨战荡》中的周瑜。还有一路胯衣戏,如《狮子楼》中的武松,《兄弟酒楼》中的石秀。此外;娃娃生戏如《打猎回书》中的刘承佑,唱做兼重,少年英姿中略带稚气,舒眉亮眼,转带飞翎钢,是湘剧小生行中很有特色的角色。

大花

如“封神戏”中的纣王,“三国戏”中的曹操、董卓、张飞,《装疯跳锅》中的蒯彻,《大进宫》中的赵炳,《薛刚反唐》中的薛刚,《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金沙滩》中的阮小七等。人物众多,文武兼有。除袍带、靠子、短打诸戏路外,还有部分中军戏,如《审假旨》中的张守信,《打弹鸣冤》中的牛谨等;以及部分草鞋戏,如《战荡》中的张飞,《摘梅推涧》中的侯上官等。表演上文武唱做俱全重叫跳鸣嚎,用嗓讲究炸音、虎音霸音,身法要求功架凝重舒展,脸部重眼功与动脸子功(脸部肌肉抽搐)。由于人物不同,脸谱各别,又有水白脸、黑脸、花脸等戏路之分,表演上各具特色。

二花

如《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七郎打擂》中的杨七郎,《摸鱼闹江》中的李逵,《战长沙》中的魏延,《狮子楼》中的西门庆等。重跌打翻扑,表演矫健敏捷,须具扎实的武功底子。在戏路上亦常分靠子、袍子、胯衣、粉脸与和尚戏等。

三花

即丑行。如《九锡宫》中的程咬金,《昭君和番》中的王龙,《双下山))中的本悟和尚,《写状》中的何乙保,《拦马》中的焦光普,《打草鞋》中的王子能等。人物繁杂,表演上大都讲究幽默风趣,身法短小灵活,轻巧敏捷,有的朴实自然;亦有解袍、官衣、褶子、袍子、丑衣、烂布子等不同戏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