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18.5°C-20.0°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2022-06-16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导读: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刘邦是如何从一个平民闯变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呢?主要靠这三人:张良、韩信、萧何,但是能善终的又有几人呢?

在刘邦一筹莫展的时候,郦食齐出了个馊主意,所幸被张良及时点醒,将一场未知的危机扼杀于摇篮之中。在项羽与刘邦和谈后,张良又会建议刘邦怎么做呢?

刘邦接回父亲和妻子后,见项羽军队如约东撤,也打算向西撤兵

张良却劝阻刘邦说:“眼下汉军已经占有大半天下,而各地诸侯也归附于汉,这正是灭亡楚国的大好时机啊。如果不乘此良机一鼓作气攻取楚国,就会养虎为患,祸害无穷!”

刘邦一开始还觉得这么做是不是太小人了,不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做一个“小人”吧,毕竟项羽也不会真心要撤兵的,一旦他得势,必定会再次与我交战,于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

刘邦下定决心后,便派人去通知韩信和彭越,说自己要攻打项羽,要他们前来共击楚军。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1

公元前202年十月,自己亲率大军追击楚军至阳夏(今河南太康)南部,再进至固陵,却未见韩信、彭越军队前来参战,结果被楚军打得大败。

汉军只好退入壁垒坚守。

刘邦见韩信和彭越都没来,非常生气,难道他们想拥兵自立,背叛我吗?就在刘邦疑惑之际,韩信的使者来了,还带来了韩信的亲笔信。

信中说:“齐国人诡诈多变,难以控制,而且又南临楚国,如果不设立一个名义上的齐王,局势很难安定。现在我的权力太小,不足以安定局面,请大王立我为假齐王,也可使齐人信服。”

刘邦看了这封信,气得就差吐血了,大骂道:“我如今被围于广武,日夜盼他前来援助我,他却想着当什么真假齐王!”

张良眼看刘邦骂得收不住了,慌忙从刘邦身后轻轻地碰刘邦的脚,小声对他说:“现今汉军困于广武,就算韩信自立为王,您也不能阻止?不如依他,命他守住齐地,否则,立刻会发生变故!”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2

刘邦心中立马明白了,自己现在奈何不了韩信,于是话头一转,又说道:“大丈夫平定诸侯,立下大功,要做就做真王,何必做什么假王!”于是违心地封了韩信为齐王。

刘邦依张良的对策,再派使者封王加地。果然,韩信、彭越很快引兵前来。

韩信、彭越、英布、刘贾各路军队四十多万,将项羽包围于垓下

楚军只有十万,实力悬殊,军粮断绝,人心惶惶。

入夜,项羽在帐中听楚军营外四面楚歌,大惊。

此时项羽最爱的美人虞姬自刎而亡。

项羽悲愤万分,翻身上马,带领八百骑士,连夜冲出了重围。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3

天亮后,汉军发现项羽已突围,便令灌婴领五千骑追击。

最终,项羽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过乌江,又寡不敌众,最终选择自刎。

中国历史上的悲剧英雄就此走完了自己史诗般的生命历程。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项羽最终出局。

汉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史称汉高祖。

同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间,当论及楚汉之争何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即萧何、张良、韩信。他语中盛赞张良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的字)。”

这便是成语“运筹帷幄“的出处。

逐渐安定后,张良分析利弊,建议刘邦设都城于长安。

刘邦肯定了张良的建议,并不顾争议,封张良三万户,由他本人在齐国地区挑选,可见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不过张良并非一个喜好利禄的人,他婉转的拒绝了刘邦的三万户封赏,只要了一个封号。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4

有一天,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旁漫步,远远地看见一些将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便问:“那些人神神秘秘的,在做什么呢?”张良对这些将领们的心态都了如指掌,回答道:“陛下还没有注意到吗?他们是想谋反呢。”刘邦心中大惊,问:“现在天下刚开始安定,为何会谋反呢?”

张良分析道:“在开始起事反秦的时候,陛下与这帮将领们一样都是老百姓,出身低微。如今您做了天子,您所封的是像萧何、曹参等那帮亲人,所诛杀的是平生仇怨之人。这段日子军吏都在核对功绩,可以肯定,天下虽大,也不足以令所有的将士得到分封。这些人半生戎马,流血流汗,却不一定得到分赏,说不定还会因为什么小过错就被陛下诛杀,心里当然不服。于是就相聚想要谋反了。如果您加封那些自己最讨厌的人,那些有过小错失的人就不会惧怕您疑心诛杀他们了,也不会再谋反了。”

于是刘邦当即降旨设宴,封了自己最讨厌最看不惯的雍齿为什方侯,并令丞相御史尽快办理定功行封的手续。

宴会散后,群臣心情轻松多了,大家都高兴地说:“连雍齿这种被皇上讨厌的人都分封为侯了,我们还紧张什么呢?”

张良此举,不仅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还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

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张良本来身体不太好,体弱多病,见汉家天下逐渐稳定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5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哲理,于是自请告退,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

不过这种平静的生活还是被打破了,由于太子刘盈为人文弱,刘邦早有废掉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的想法,只不过遭到吕雉和群臣的阻止才作罢。

汉十二年,刘邦率军击败英布的叛军,从前线归来,身体病得更加厉害,急迫地想改立太子。

吕雉得知后,心中大怒,我本千金之女,嫁给一穷二白的你,给你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又因为你被项羽囚禁,受尽屈辱。如今倒好,你想废太子,不就是断了我的后路吗,这怎么行?于是便派自己的弟弟建成侯吕泽专程找张良求教。

张良是宣称不见任何人的,吕泽只好强行闯入张良的庭院。

见张良在练功,急切的吕泽也不说问候一下,几乎是是对着张良吼起来:“您一直是皇上的谋臣,如今皇上想改立太子,你怎么能高枕无忧呢?”

张良说道:“当初皇上多次陷于危险的困境之中,侥幸而采用了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皇上因为自身偏爱而想改立太子,这是至亲骨肉之间的事,即使我们一百多个人劝谏,又有什么用呢!”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6

吕泽见张良不想插手,便再三请求,又拿吕后说事。

张良听罢,如今吕泽来找自己,这件事肯定是脱不开身了,于是说:“这件事难以用口舌去争辩。但是皇上有过不能招致的人,这样的人天下有四个。这四个人都已经年老了,都认为皇上傲慢轻侮,所以逃进山里隐藏起来,坚守道义,不肯做汉朝的臣民,但又很受皇上敬重。如果你真能不吝惜金玉财帛,让太子写信,言辞谦恭,备好座车,进而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恳请,这四个人应该会来的。

他们来了以后,你们要把他们奉若上宾,让他们时常跟随太子上朝,让皇上看到他们。皇上看到后,一定会感到惊异而询问他们。问清楚后,皇上就知道这四个人是贤者。这对太子将是一大帮助。”

于是,吕雉让吕泽派人带着太子的亲笔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去迎请那四个人。

这四名隐士,就是历史上的“商山四皓”。

四个人来到长安后,客居在吕泽的家里。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7

这天,刘邦在宫中举行宴会。

太子刘盈在旁边侍奉刘邦,身边还跟了四个老者,看起来都有80多岁了,胡须和眉毛雪白,衣冠服饰十分奇特。

刘邦觉得很奇怪,便问:“这几位老者是何人?”

四个人上前回答,各自说出自己的姓名: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秀、夏黄公。

刘邦大惊,这不就是“商山四皓”吗?于是激动地说:“我寻求诸位好几年,诸位总是逃避我,如今诸位怎么会跟在我儿子后面呢?”

四个人回答道:“陛下轻视士人,喜欢谩骂,我们信守道义不愿受辱,所以害怕得逃亡隐藏起来。但我们在私下听说太子为人仁厚孝顺,态度恭敬,爱慕士人,天下人没有不伸长颈脖愿为太子效死的。所以,我们便来了。”

刘邦一听,心中大概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无奈地说道:“那就麻烦诸位始终如一地调教和保护太子吧!”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8

四个人向刘邦祝福完毕,就快步离开了。

刘邦目送他们离去后,召来戚夫人说:“我想换太子,可那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更换了。皇后真是你的主人了。

戚夫人听后,自知无法改变,便哭了起来。

刘邦无奈地说:“你为我跳段楚舞,我为你唱楚歌。”

戚夫人歌唱道:“鸿鹄高飞,展翅千里。羽翼已成,横跨四海。横跨四海,能奈他何!虽有短箭,还有何用!”

连唱了好几遍后,戚夫人叹息流泪,吕后对自己恨之入骨,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刘邦起身离去,酒宴作罢。

刘邦最终没有改立太子,就是张良召来的这四个人发挥了作用。

鸟尽弓藏:张良在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 9

在经历“废太子”一事后,张良便彻底不问世事,在家里学习辟谷的方法,运气导引以便使自己身体轻灵。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崩逝,太子刘盈顺利登基,皇后吕雉感激张良的功德,强迫他进食,说:“人生在世,就像白驹过隙一样短暂,何必使自己苦到这种地步呢!”

张良不得已,勉强听从,进用食物。

汉惠帝六年,张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在张良下葬时,便把那块被张良供奉的黄石一同下葬。

留侯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三大主要助手之一,也是汉初少有的几位全身而退的功勋人物之一。

他虽是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敢椎刺秦始皇。

他的一生,心存故国,复国无望后,一心辅佐刘邦夺取天下,成为帝王之师,而后又不为功名利禄,深知“鸟尽弓藏”的道理,将自己成功抽身,为后世所赞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