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1日 13.9°C-15.0°C
澳元 : 人民币=4.79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2022-07-0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1

徐志胜的表演型人格与二次成长。/ 受访者供图

徐志胜开口总在意料之外。

采访那天,新周刊记者问他未来会否挑战音乐脱口秀,他爆笑:" 让我去拿乐器,那也太讽刺了,是对音乐的讽刺。" 联想到脱口秀爱好者常谈论的问题:搞笑与深刻内容如何平衡?他接着说:" 你看,刚才那句就既深刻又好笑!" 新的段子似乎有了雏形。

正在热播的脱口秀综艺《怎么办 ! 脱口秀专场》中,程璐问他什么地方比王建国强,他灵光一闪:" 我比他听话,一定唯你马首是瞻。" 杨蒙恩开会时滴眼药水,他调侃:" 咱开会主要用耳朵,不用滴眼药水了。"

采访之前,徐志胜的工作人员透露,他近期在连轴转录节目,工作一件接着一件。他出现时,声音却无疲惫感,能量和包袱很足。作为在《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一炮而红、路人缘甚好的脱口秀新人,2022 年 8 月至今,他已参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 9 部大制作综艺;分别在 2022 年北京台春晚和东方卫视春晚中,表演小品和脱口秀;留下了 " 年轻人的机会确实是无限的,但年轻人也是无限的 " 等经典段子。

有一场演出,徐志胜在台上还没说话,台下就笑了 5 分钟。网友评价,他是天生的脱口秀演员。而他刻在骨子里的喜剧色彩,与成长故事和生活态度有关。

表演型人格

" 以后大家见到我只需要嘿嘿嘿笑就行啦,谢谢大家!"

《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总决赛上,徐志胜用这句话结束了赛程,隐约重提讲脱口秀的初衷:制造快乐,享受被聚焦。

徐志胜是表演型人格。小学三年级的儿童节游园会上,他与另一位同学上台表演相声。说是相声,其实是两个孩子各自说在书上看到的笑话。

读高中时,他给喜欢的女生写了一首藏头古诗,但后者没看出这一玄机。他不甘心,某次帮女生买东西,刚回到教学楼,天就下雨了。他常看的偶像剧里,感人的情节多发生在雨中。但跑出去淋雨也太蠢了,他抄起园丁大爷浇花的水管往身上浇,然后湿哒哒上楼、把东西交给女生、转头就走,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当然," 潇洒 " 是他想象的,女生只看到 " 干燥 ",因为他忘记浇后背了。

大学的迎新晚会和毕业晚会,他都参与演出了。站在舞台上,他感受到放松与自由,喜欢被射灯和观众目光聚焦。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2

站在舞台上的徐志胜,总是很自信。/ 受访者供图

2018 年夏天,他到北京科技大学读研,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初到北京,他见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不久后,他在网上看到一段脱口秀表演,讲的是北京地铁趣事,顿感佩服:" 我也遇到过同样的事,但仅停留在奇怪的层面,不像他们能表述得很好笑。" 另一个他记到现在的段子,内容也是生活中的搭电梯琐事。

为什么我讲不出来呢?对自己的追问,在心中成形。

恰逢有剧场在招线下演出的志愿者,徐志胜立刻报名了。等了一周,没等到回音,他不甘心,给演出主办方发了一封邮件,当中写道:" 抱着一丝侥幸的心态,再来问一下。" 后来才知,他的报名表在初选时被遗漏了。

第一次做志愿者时,他站在脱口秀剧场的最后方,融入了黑暗中的人群。演员讲到精彩处,观众用力鼓掌、放肆大笑,蕴含兴奋情绪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进他的耳朵,笼罩着他,让他沉浸其中。他被这种氛围打动了,台上的麦克风,散发出诱人的气味。

2018 年底,他首次获得上台讲脱口秀的机会。他吐槽了学校饭堂阿姨手抖,又笑侃班级男女比例是 35:1。虽然这一场只讲了 5 分钟,台下只有 7 位观众,但他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回到学校宿舍已是深夜,他跑到公共澡堂里,一个人对着镜子,把段子又讲了一遍。

最初是白天上课、晚上讲脱口秀,两件事平衡得来。毕业之后,冲突还是来了——选择硕士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全职做脱口秀演员?2020 年底,经过近半年挣扎,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我和脱口秀,就像钥匙和锁,相互很适合,碰上后就分不开了。当时没太多杂念,就是纯粹想做这件事 "。

纯粹,指向心理满足。相比之下,其他外界因素,显得没这么重要了。他对物质的要求是能养活自己,可以的话,赚到普通人的工资。成就或影响力,他没想太多。同样的,遇到冷场情况时,他也没想过放弃。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3

他即便安静地坐在后台,也一副很好笑的样子——你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笑,只能理解为,他长在了咱们的笑穴上。/ 徐志胜微博

真诚地活着

灵感枯竭是创作者的必经阶段。

《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赛程过半时,徐志胜感觉被榨干了,段子存量与消耗量不相抵,可能不会有更好的东西给到观众了。

无能为力的感觉,在他讲脱口秀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而第一次是在刚毕业,发现社会里的人际关系、处事风格与学校里的差异巨大,冲击着他过去 20 多年来的观念。与 "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 " 逻辑相同,矛盾是天然的素材,但彼时只写过校园段子的他,未能消化这些事物和情绪,唯有不知所措。

煎熬了一阵子,他发现,此前不接受的,忽然就接受了,这是随着时间推进、自然而然的过程," 成长了,有能力把矛盾处理成段子了 "。

他在脱口秀上的成长,并非形成模板化技巧,恰恰相反," 喜剧一旦有了套路,就容易被识破了,就不好笑了 ",真诚地生活,好玩的事情会自己跳出。某种程度上,他在用新积累的生活经验,去消化新的不解。

在家楼下便利店买牙刷,听到老板随口的一句 " 没有更便宜的了 ",他便开始琢磨了,一般老板不都爱推荐贵的吗?为什么这么对我说?我看起来这么悲惨了吗?逻辑理顺了,段子也出来了。

他常去公园,而且专挑老头老太太最多的白天。他坐在长椅上,广场舞的乐声从不远处传来。风仿佛被 " 咚咚咚 " 的乐点声带动,吹一会儿,又静止一会儿。脚边的小草随风律摆动,弯腰、直立、弯腰、直立。万事万物,都有可能出现在他的下一场脱口秀中。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4

他早前被拉去带货卖面膜,又催生出新段子:" 叫我卖面、卖馍都可以,但卖面膜会不会太冒险了呀?"/ 豆瓣

去年夏天走红后,他忙碌了起来,被节目、通告和写稿子包围。但他又觉得,生活没有太大变化——

没有与朋友疏远、没有丢掉玩乐,仍经常去公园,只是时间变成了晚上录制结束后;大部分工作仍与喜剧相关,尽量上能胜任的、制造更多快乐的节目;每日工作时长控制在 10 小时内,与普通白领相近。说到这里,他又抛了个梗:" 我没大家想象得这么红,哈哈哈哈。"

偶有连续 24 小时录制的情况,他便把健身器材带到录制现场,一逮着空隙时间,就拉经纪人一起做运动,或者看看书、四处找人聊天。周末宁可少睡几个小时,他也要约朋友爬山、逛超市、到家里做饭,或者去别人家里蹭饭,把一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 我没有在享受忙碌,而是生活不能被工作占满。这样会很痛苦,也就写不出快乐的段子。怎么办呢?只有把生活带进工作。"

在舞台上也需要真诚,观众能感受到演员的肢体语言、说话方式是否经过训练。还是那个道理,喜剧讲究 " 意料之外 "。徐志胜的经典元素——带口音的普通话和那一撮刘海,在他读研究生时就存在,并非刻意为之,映射自我最放松真实的状态。

" 你会策划疯狂的事情,为脱口秀创造素材吗?" 新周刊记者问。

" 不会,那又陷入套路了 ……" 他停顿了一下,画风突变:" 嘿,你怎么老给我出馊主意!"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5

镜头外的徐志胜,也时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某次,他被要求提供 " 有海边假日感觉 " 的单人照。但天天待家里,哪来的海滩?于是,他现拍了一组身穿夏威夷花衬衫、戴着墨镜、涂着防晒的 " 硬照 "。/ 徐志胜微博

第二次成长

2022 年,录制《怎么办 ! 脱口秀专场》是新的挑战。

这种一半脱口秀一半真人秀、将生活与幕后创作过程暴露在台前的节目形式,徐志胜此前未尝试过,但想到跟脱口秀演员们一起生活会很欢乐,加之能体验不一样的经历,便 " 进组 " 了。

综艺的主线是,多位脱口秀演员组成 " 轻轻松松宇宙最强编剧部 ",策划举办 10 场主题脱口秀表演,展现他们围绕脱口秀专场策划、创作筹备、主题演出等全过程。录制首日,要先投票选出一位 " 编剧部主任 "。徐志胜进门就嚷嚷着要参选,还找来程璐搭档,因为程璐是笑果文化 " 真 · 领导 ",拉上他能获得更多支持率。

不到半日,整间公司都知道他要 " 当领导 "。没人感到奇怪,这就是徐志胜的日常状态——能量大、外放、好奇,大家也愿意配合他玩。

他给呼兰画饼:" 我当上领导了,你就是宰相。" 呼兰把饼反弹回去:" 你要把领导当好了,我再选你当董事长。" 他跟程璐商量如何把王建国拉拢过来,程璐表示建国可能也想当领导、想把节目做好,他撒娇了:" 我就弄不好了吗?" 程璐调侃:" 你只是想当领导。"

徐志胜只当了一集领导,就被 " 弹劾 " 了,完事后大伙们还要喝一杯庆祝。他捂着胸口假装难过:" 水有点儿冰心。" 杨蒙恩吃着饭:" 这饭有点儿巴金。"

或许是职业习惯,脱口秀演员说话句句带梗,徐志胜享受这种笑声满屋的氛围," 哪会真的想当领导,单纯觉得好玩。平时,我的肢体和语言也这么夸张,也是这么跟大家打闹 "。嘲笑或损人的话,大家也都乐呵地接受,没有人往心里去," 在这里我感到舒服 "。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6

徐志胜一出场就说 "The future is me." 但没人觉得他讨厌,只觉得可爱。/ 豆瓣

徐志胜在节目里眼界大开。第一场脱口秀,他要讲反诈警察的故事。为了理解他们的辛苦,他跟何广智跑到大街上派反诈宣传册子,没想到频频被无视。

有些人是因为忙着打电话,有些人是反过来觉得他俩是骗子,还遇到一些曾经上当的大妈,她们对 " 反诈 " 十分敏锐,很自信地表示自己不会再受骗。好不容易出现一个配合的小哥哥,还是因为他看过脱口秀、认识徐志胜和何广智。

" 太难了!" 两人在大街上暴晒了半天,脱口而出。录制结束后,徐志胜回想当时的情境:" 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对待反诈宣传的反应都不同。捕捉到他们下意识流露的表情后,我对反诈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有了更真实的体会。"

这场脱口秀反响很好,他又被心底里渴望的掌声包围了。但这一次的掌声不完全属于他," 各行业的人,都有值得被看见的地方,我只是以喜剧的方式,把他们的故事加工了一下,传递美好意义、破除误解 "。

制造快乐之余,他似乎找到了脱口秀更深一层的意义——他再一次成长了。

专访丨跟徐志胜聊天,笑到打鸣 - 7

脱口秀内容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故事,而是学会了用喜剧的形式,传播更多与普罗大众有关的美好事物。/ 受访者供图

目前,《怎么办 ! 脱口秀专场》录制进度已过半,徐志胜计划在 2022 年下半年办脱口秀个人专场。至于是否会办成巡演、具体到哪几座城市演出,要视稿件质量而定," 先试水几场,我总不能演不好,还跑出去丢脸吧 "。

" 休假计划呢?" 新周刊记者问。

" 没有,工作实在太累的话,就早上去公园跳个绳。"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