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18.5°C-22.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如何正视抑郁与肥胖的循环怪圈?

2022-11-04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来源 | Nature Portfolio(ID:nature-portfolio)

原文作者:Benjamin Plackett

肥胖是否该被视为一种精神健康疾病?

自1975年以来,全球肥胖率几乎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稳步上升。自21世纪初以来,许多研究已经确立了这两种疾病之间的联系,表明肥胖人群患抑郁症的比例是健康体重人群的两倍。

在大溪地一家护理和康复中心,一个人正在利用台阶锻炼。|Suliane Favennec/AFP via Getty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精准健康中心主任Elina Hyppönen说,这种联系部分是直观的。她说:“肥胖的人会受到歧视,这势必会影响心理健康。”这两种病症还受到一些相同的风险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活动、睡眠模式紊乱和药物滥用。

但事实上,肥胖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过去十年的研究已经描述了这两种情况之间相互交织和重叠的生化循环,每一种都会加剧另一种情况。

双倍炎症

患有肥胖症的人经常会有慢性炎症。脂肪组织中有一系列的免疫细胞,它们产生与炎症相关的信号蛋白。因此,肥胖患者可能过量产生这些分子。其中一些蛋白质,如细胞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以至于它们通常被用作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1]。

几项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会下调血清素——情绪调节的一种关键激素。这是通过刺激一种酶,这种酶会改变生成血清素所需氨基酸的供应。

细胞因子效应提供了一个生物学解释——为什么肥胖人群有更高的抑郁症风险,但这是一个双向过程(见“恶性循环”)。研究还表明,抑郁的人,无论体格如何,体内的细胞因子浓度都更高。

促炎细胞因子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而且,由于这类糖尿病患者增重的风险更高,因此抑郁症引起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也同样有可能导致肥胖。“这是个恶性循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Hubertus Himmerich说。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神经学家Stephanie Borgland赞同这一分析。她说:“同时存在肥胖症和抑郁症的患者表现出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很难说哪个是哪个的原因。”事实上,她补充说,二者都可能都导致另一种情况更糟。

压力的联系

皮质醇通常被称为压力激素,因为它是在苛刻或可能有害的情况下产生的;皮质醇会提高血糖水平,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葡萄糖。这在短期内是种有益的反应。但研究表明,受压力的生化状况可能会因抑郁症等情绪障碍的发作而延长。

例如,在2016年,科学家们每天观察41只猕猴(Macaca mulatta)的行为一小时,为时两周。研究人员观察了低头或蜷缩如胎儿姿势等行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指标。他们还采集了毛发样本,从中可以测量皮质醇水平。其中18只猴子没有表现出抑郁行为的迹象,因此被作为对照组。最终的结果显示,抑郁组的23只猴子分泌的皮质醇显著多于对照组[2]。

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在2019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评估了89名男性的心理健康,并采集了血液样本以检测皮质醇水平。他们发现皮质醇水平和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3]。

这代表了肥胖和抑郁之间的另一个关键联系,Valerie Taylor说,她是在卡尔加里大学与Borgland合作的一位精神病学研究者。因为皮质醇除了响应压力之外还有很多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增加食欲。Taylor说:“皮质醇的产生会使你容易增重。它有自我安抚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当分手时人们会想大啖巧克力冰淇淋而不是胡萝卜。抑郁可能意味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

因此,如果抑郁会增加皮质醇,那么肥胖可能是种连锁反应。但是,与细胞因子一样,皮质醇的作用影响另一个方向。与抑郁无关的肥胖也与高皮质醇浓度相关。一项针对肥胖而非抑郁的荟萃分析发现,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2.5,头发样本中的皮质醇水平就会相应增加9.8%[4]。与抑郁有关的高皮质醇水平会促进肥胖。与肥胖有关的高皮质醇也会加剧抑郁。每次循环,这一过程的动力都会增加。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临床精神病学家、研究员Richard Morriss说:“肥胖和抑郁是双向的、多因素的,所以很难分而论之。对于既肥胖又抑郁的人来说,真正让人恼火的是,抑郁的根本特征是缺乏动力,但要解决肥胖问题,你需要这些动力去吃得更好,锻炼身体。”

围绕治疗的相关问题

这对治疗可能意味着什么,理解起来同样具有挑战性。Morriss说,首先,人们对肥胖和抑郁症之间的关联认识不足。他认为肥胖症应该像厌食症一样受到严肃对待。“太瘦被视为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他说,“但如果你超重了,这仍被主要视作一个身体问题。”

Morriss补充说,当患有抑郁症的肥胖患者接受治疗时,这两种情况通常是分开处理的。“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常常忽略了肥胖因素,”他说。通过干预来帮助一种情况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对另一种情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两者应该受到并行的密切关注。

更复杂的是,几乎每一种抗抑郁药都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Taylor说:“你服用药物来减轻抑郁,但它导致你体重增加,加重了你的抑郁,所以你服用更多的抗抑郁药,如此循环。”

对于服用抗抑郁药的肥胖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忧虑。在2021年一项研究中,Morriss及其同事调查了3.2万多名同时患有抑郁症的肥胖症成年人的医疗记录。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问题[5]。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趋势,但Morriss对此感到担忧。他说:“我们的结论是,人们在服用抗抑郁药12个月后应该接受检查。我们试图打消他们应永久服用抗抑郁药的想法。”其他研究表明,在一般人群中使用抗抑郁药时,这些健康问题的相对风险也有类似的上升[6]。

这并不是说不应该仰赖抗抑郁药。事实上,Taylor建议优先考虑抑郁症甚于肥胖症。她说:“你必须先治疗抑郁症,因为你无法明显去改变生活方式,除非精神状态良好。当处于抑郁之中,人干不了那些减重的事儿。”但是,她补充说,想要采取全面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医生需要考虑抗抑郁药可能对肥胖症患者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

解决肥胖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2021年,Himmerich和他的同事对24项关于肥胖和抑郁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7]。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访问3200多人的数据,目的是研究通过节食减肥是否也有减轻抑郁的额外好处。

Himmerich说,关于什么样的饮食最适合帮助人们摆脱抑郁,一直有很多争论。关键问题包括是否应该特别关注卡路里的减少,以及像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这样的补充剂是否有帮助。Himmerich承认没有直接的答案。他说:“这里的科学不是太明确,因为有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但我们的系统研究表明,热量限制饮食可以降低人们的抑郁得分。”

然而,对于那些减重过快的人,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Himmerich说:“人们在严格减肥后体重反弹很快,结果可能比开始时更糟。所以需要有一个维持阶段,期间人们可以得到引导和指示。”

遗憾的是,对绝大多数肥胖和抑郁症患者而言,并不存在这样的定制疗法。Morriss说:“患者只能找到能带他们走一部分路的人。”他说,肥胖和抑郁的综合问题不太可能得到改善,除非有朝一日治疗技术发展到可以同时面对和管理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Lichtblau, N., Schmidt, F. M., Schumann, R., Kirkby, K. C. & Himmerich, H. Int. Rev. Psychiatry 25, 592–603 (2013).

[2]Qin, D.-D. et al. Sci. Rep. 6, 30187 (2016).

[3] Jia, Y. et al. J. Nerv. Ment. Dis. 207, 271–276 (2019).

[4]van der Valk, E. S., Savas, M. & van Rossum, E. F. C. Curr. Obes. Rep. 7, 193–203 (2018).

[6]Coupland, C. et al. BMC Med. 16, 36 (2018).

[7] Patsalos, O. et al. J. Pers. Med. 11, 176 (2021).

原文以The vicious cycle of depression and obesity为标题发表在2022年8月24日《自然》的OUTLOOK版块上

© nature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Nature Portfolio(ID:nature-portfolio),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