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16.2°C-20.0°C
澳元 : 人民币=4.77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增逆跳日期功能,宝玑Tradition 7597腕表

2022-11-12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Tradition7597日期逆跳腕表。直径40mm18K白金表壳/时间指示与逆跳日期指针/505Q自动机芯,动力储存50小时/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30米

宝玑BREGUET在2020年推出的新款Tradition7597逆跳日期腕表,不仅是宝玑Tradition系列近年来发表的全新功能表款之外,也是本系列首次使用逆跳日期功能,搭配快调日期按把与自动上链功能,堪称是最实用的Tradition系列表款。

在2005年宝玑首次推出Tradition系列表款,至今正好届满15周年,当时发表的Tradition7027表款,表款除了具有动力储存显示功能之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机芯采用特殊的中置发条盒设计,同时将摆轮与擒纵结构,以及走时轮系陈列于面盘之上,灵感是来自于昔日宝玑大师的Souscription怀表作品(收订金后才制作的表款)。

而Tradition系列仿古质感的机芯表面处理,使用了鎏金与喷砂处理,正面就能看到机芯的发条盒、走时轮系及擒纵结构,大幅增加配戴时的赏玩乐趣。因此宝玑陆续推出具有逆跳秒针的自动上链款7037(已停产,由表径增加至40mm的7097款取代),还有两地时间功能的7067款,以及复杂的芝麻链陀飞轮7047款。

快调日期按把:由于Tradition7597表款的机芯结构,是由505自动机芯所修改而来,因此表冠本身只能上链与调整时间,所以厂方在表壳的十点钟位置,设置一个旋入式的快调按把,旋开按把之后,便可轻松快调日期。

而2015年推出的计时表款7077,则是具有独特的双擒纵系统、无导柱轮与独立计时弹簧动力;至于2016年发表的7038则是Tradition系列的首款女表,并且在表圈上镶嵌华丽的钻石。因此,自2017年起,其实Tradition系列已有三年未推出全新功能或款式表款,所以宝玑在2020年推出具有逆跳日期功能的7597表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回顾过去,宝玑大师(Abraham-LouisBreguet)在制表生涯之初,便开始使用逆跳日期指针的设计,从最早期的no.3报时怀表,到具有时间等式万年历功能的no.92怀表,而最有名的表款,莫过于no.160玛丽安东尼皇后大复杂怀表,这些都是宝玑大师善用逆跳日期指针的经典作品。

而进入腕表的时代,宝玑也曾多次在万年历表款上使用逆跳日期指针,例如早期的Classique3787万年历、具有三问陀飞轮万年历功能的3857、以及跨越两个世代的镂空陀飞轮万年历表款3755与3795表款,甚至在2017年问世的MarineEquationMarchante5887表款中,也使用逆跳日期指针设计。

逆跳日期指针:位于机芯中央的蓝钢逆跳日期指针,是本款腕表最大的特色,因为Tradition系列过去未曾推出具有日期功能的表款;每当机芯运作到每个月的31日最后一分钟时,逆跳日期指针便会回弹至左侧的1日。

不过,宝玑却鲜少在一般功能表款中,使用逆跳日期指针功能,因此厂方在2020年推出的Tradition7597表款,算是个明显的特例;同时过去宝玑推出的多款Tradition表款中,也没有任何一款具有日期功能,因为Tradition系列的特色,就是「机芯即面盘」的概念,阻碍使用者欣赏机芯零件的设计,都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宝玑选择使用过去复杂表款常见的逆跳日期指针,不仅能将遮盖机芯的因素降至最低,同时保有Tradition系列的原有表款风格。而7597表款以505自动机芯为基础(用于7037、7038表款中),并将日期设置在机芯外缘的六点钟至九点钟位置,虽然仍不可避免的会遮盖到部分齿轮与摆轮,但这已经是表款放置日期环的最佳位置。

复古风貌的自动盘:宝玑在多款自动上链版Tradition表款中,使用宝玑大师在十八世纪所打造的自动怀表上的锚型自动盘样式,不仅深具复古风格,上链效率也不差,而厂方设定是单向上链模式,振频则是每小时21,600转。

由中置发条盒上方所延伸出来的逆跳日期指针,为了避免日期指针与摆轮、齿轮碰触,因此日期指针的前端采用两个90度的折曲,来达成此一要求。而日期指针的末端则是采用白色箭头设计,且略高于日期环的边缘;另外,日期环上的双数日期以圆点取代,减少日期环所需的空间,使用者可透过十点钟位置的快调日期按把,快速的调整日期。

此外,Tradition系列表款,皆采用降落伞型避震器、复古的微调螺丝摆轮,与少见的矽质宝玑式双层游丝。过去编者一直都认为Tradition系列的游丝偏向银白色,肯定是用合金游丝;直到最近在网路上,发现某位制表师拆解Tradition表款后,才发现是矽质游丝。同时也能看见矽质双层游丝的结合点,因为矽游丝无法达到大幅度的弯曲,因此需要使用两部分的矽游丝来完成上绕游丝的设计。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