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7.8°C-21.0°C
澳元 : 人民币=4.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藩屏天下丨藩王妃的黄金首饰,每款都想试试

4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代商业发达、百工争胜

作为上层贵族的藩王普遍生活优渥

他们不惜工本、务求新巧

饰物自是式样纷繁、工艺精湛

䯼髻的流行使簪钗尺寸不再受限

装饰手法与纹样可更为丰富

元代簪钗尚且只是缩微的

花鸟和人物图像

明代饰品却可设计为袖珍的戏曲舞台

花鸟草虫、典故逸事等装饰题材

尽显鬓间风情

寄寓了时人的美好愿景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生机盎然的动植物不仅出现在明人画笔下,也因其象征祥瑞吉兆而成为饰品创作的常见题材。各色花卉争奇斗艳,龙凤等神话动物的世俗化,来自域外的狮子、水中游鱼、飞舞的蜂蝶等等不一而足,活泼生动、富有趣味,展现出明代饰品设计之巧妙与精美。

﹁教子升天﹂白玉绦钩

明(1368~1644年)

高3厘米 长11.1厘米 宽2.5厘米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永新安庄王朱厚熿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钩头雕成回盼的龙首,钩身托起一条跃跃将升的小螭龙,取意“教子升天”。

《韵行斋笔谈》载,宋代宣和御府所藏一玉杯“杯口耸出螭头,小螭垂云而起,夭矫如生,名教子升天”。明代《长物志》亦记镇纸:“玉者...子母螭诸式,最古雅。”

金镶宝凤钗

明(1368~1644年)

长14厘米 共重44.2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钗首凤鸟口衔圆环,双翅平展,凤尾高扬,足踏如意形祥云,造型灵动。凤身镂空,凤背及翅膀、尾部均镶嵌宝石。金镶宝凤簪被纳入明代礼制典章,是贵族女性身份等级的象征。

青玉双鹿衔草饰件

明(1368~1644年)

高6.1厘米 宽5.2厘米 厚1.1厘米 重54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藏

青玉质,微沁,双面透雕。母鹿口衔仙草、深情凝望,幼鹿则回首顾盼。

金镶宝双狮戏球纽扣

明(1368~1644年)

长4.2厘米 宽1.9厘米 厚0.5厘米 重6.7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两侧金狮为襻,狮子翘尾奔跑,四爪戏弄金球,生动传神。明朝国力强盛时,中西交通往来频繁,西域各国将狮子、鸵鸟等珍禽异兽进献给皇帝。作为远道而来的珍稀动物,狮子亦被视为神兽,有着特殊的祥瑞之意。

金镶宝﹁一鹭蜻莲﹂顶簪

明(1368~1644年)

高3.5厘米 直径5.4厘米 重41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永新安庄王朱厚熿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簪首中间一朵莲花盛开,周围簇拥着各式花卉,簪底亦制成花形托板。花团中伸出两枝由金丝卷绕而成的弹簧,一枝头饰白鹭、一枝头饰振翅蜻蜓,可随佩戴者的行止轻轻摇颤。蜻蜓、白鹭、莲花的图案组合,取意“一路清廉”。

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

明(1368~1644年)

长7厘米 宽1.5厘米 共重14.1克

黄冈市蕲春县彭思镇都昌惠靖王朱祁鑑妃袁氏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耳坠下部主体为蝶赶梅形状的薄玉片,其前后为金累丝的梅花与蝶,侧面更有累丝金叶,延伸出金丝环绕玉片。耳坠上部为金累丝花叶伞盖,其下缘以金丝条做出披垂的沥水。

金镶宝螳螂捕蝉鬓钗

明(1368~1644年)

长14.5厘米 宽2厘米 厚2厘米 共重63.4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簪首设计为螳螂在花丛中捕蝉的情景。憨肥的蝉在前端,细腰螳螂于其后。螳螂触须向前,两只前爪扣住蝉翅。二者周身及身下花丛镶嵌红、蓝宝石,螳螂腰部两侧各以金丝穿戴白珍珠。整体奢华富丽,又不失活泼意趣。

商品经济的发达,推动佛、道世俗化,宗教元素与八仙、毛女等神仙故事融入寻常生活,成为人们祈福祝寿、消灾避祸的精神载体。戏曲盛行于明代皇室。“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朱元璋赏赐剧本意在对藩王进行宣教和控制。其后藩禁趋严,藩王们隐于游艺,宁献王朱权、周宪王朱有燉即为剧作大家。典故逸事受到匠人关注而重现于饰品上,可谓异彩纷呈。

金﹁四马投唐图﹂分心

明(1368~1644年)

高7厘米 宽14.5厘米 重36克

黄冈市蕲春县黄土岭村明代荆藩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簪首上方一排城门楼阙。城下左右两路人马迎面走向城门。一步卒执幡旗,旗面錾出“四马投唐”。

此题材应取自元明杂剧《长安城四马投唐》,演隋末李密之事。此剧“排场热闹”,也有袒露忠诚之意,是藩王府经常上演的剧目。

金﹁关羽读春秋﹂掩鬓

明(1368~1644年)

高5厘米 宽6.1厘米 共重27克

黄冈市蕲春县黄土岭村明代荆藩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一支掩鬓纹样为关羽秉烛读春秋。长须官人于案前翻阅书籍,案左立大刀。另一支上头戴纱帽的官人端坐屋前。屋檐旁为祥云托“日”“月”。

杂剧《怒斩关平》中关羽唱到:“这些时稳收着三停刀……我闲时节看一会春秋,讲一会左传,并无那半星儿牵挂。”

金镶宝群仙庆寿钿

明(1368~1644年)

长11厘米 重35.3克

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荆恭王朱翊钜及妃胡氏墓出土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藏

细窄的金条做成一道弯梁,梁上焊连九只间隔排列的仙鹤。仙鹤口含灵芝或鱼,鹤翅上镶嵌珍珠或宝石,鹤背则以金丝绕成的弹簧缀连群仙。薄金片打造的仙人手执不同物件,极其精致。此类群仙祝寿的题材,吉祥寓意浓重。

金镶宝毛女簪

明(1368~1644年)

长17厘米 直径2厘米 重26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簪脚与簪首以龙首相接,龙身隐于海浪中,其上连花球。六角台上擎一花叶伞,伞下为背负花篓的毛女,身着草叶,左手执葫芦,右手托明珠。

西汉《列仙传》载:“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

金镶宝三大士分心

明(1368~1644年)

高12厘米宽14厘米 重136.6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居中端坐者应为观音,左侧为普贤菩萨,右侧则为文殊菩萨。两侧祥云之上,一是合掌礼拜的善财,一是手捧宝珠盘的龙女。

三大士为明代佛寺造像的常见题材,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即有观音、文殊、普贤的组合。

金镶宝鱼篮观音挑心

明(1368~1644年)

通高16厘米 重39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挑心造型应为鱼篮观音与善财童子。观音面容慈祥,衣饰錾刻精细,衣纹褶皱生动。一手提裙裾,一手微垂提鱼篮,鱼篮已脱落。观音望向身旁的童子,童子欠身拱手。

释道题材的挑心中,观音形象比较常见,这与观音崇拜的世俗化不无关系。

金镶宝摩尼挑心

明(1368~1644年)

长8厘米 重32.75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荆端王朱厚烇次妃刘氏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祥云上托光芒四射的摩尼宝珠,宝珠中间镶嵌红色宝石,下缘原有七颗珍珠,祥云镶嵌宝石大多已脱落。摩尼宝珠又名如意珠,在首饰上为消灾、吉祥的祥瑞之物。

金镶宝摩利支天挑心

明(1368~1644年)

高11.7厘米 宽8.8厘米

厚2厘米 重129.9克

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

蕲春县博物馆藏

簪首摩利支天三面八臂,八手分别持象征日月的红蓝宝石、弓、金刚铃、金刚橛、宝剑、箭、矛等物。所乘车舆为九猪驾驭,两侧是足踏祥云的护法。

摩利支天约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至明代,摩利支天信仰因护国护法的政治色彩继续受到皇室推崇,在首饰上更多是取其消灾祈福的现实意义。

群仙庆寿是代表吉样祝福的题材

通常由寿星及八仙组成

荆恭王夫妇墓出土的

群仙庆寿钿中有9位仙人

分别为:

刘海、韩湘子、蓝采和

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

徐神翁、吕洞宾、曹国舅

为什么不是八仙呢?

这是因为在明代

传说中的神仙人物

几乎全部加入祝寿仙班

毕竟——

谁会嫌祝福少呢?!

展览时间:2024年4月26日-2024年7月28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1-4号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4:30

*本期封面

▇往期推荐 ▇

◆窑火遗萃丨解放双手的实用好物,古人早就用上了!

◆活动预告丨指尖繁花——非遗缠花体验活动

◆熊猫时代丨福宝的祖先,也跟它一样可爱吗?

◆深圳博物馆藏品数字库正式上线

◆全国top20的宝藏视频!听圳说说~

▇官方新媒体平台 ▇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