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21.8°C-25.0°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2017-07-23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评论0条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

紧邻故宫的南池子大街 北晚新视觉供图

经公众号“芝麻匠通讯社"(微信ID:ZhimajiangNews)授权转载。

古老的北京城内,历史的踪迹无处不在。

 

不经意间走进一条街巷,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些沉寂往事。相对于游人如织的皇宫王府,这里可能没有那么出名,没有那么耀眼,却也蕴藏了丰富的遗迹。漫步其中,抚摸着斑驳的砖墙,犹如触碰一段旧日的时光。

 

位于故宫东侧的南北池子大街,就是这样一处地方。


南池子大街上的明清史


地处城中心的南池子大街和北池子大街,明清时期曾是皇族禁地,普通百姓无法进入。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2

南、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东华门大街,长792米,宽15米。别看它不长,其中不少建筑都是上百岁的“老古董”。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3

南池子大街拱形门洞 张宁/摄


明朝时,这里曾是皇帝的御苑,俗称“小南城”,又称“东苑”,是太子的东宫所在地,有重华宫、崇质殿等建筑。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战役中被俘,其弟朱祁钰被拥立称帝。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放回北京,后被景泰帝朱祁钰软禁于东苑,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才在大臣辅助下从东华门进紫禁城夺回皇位,史称“夺门之变”,而重病的景泰帝则被抛至东苑,郁郁而终。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4

朱祁镇(左)、朱祁钰(右)


到了清朝,顺治继位后,权倾一时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在原来重华宫的位置亲自督造了摄政王府,即今天的普度寺所在处。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5

普度寺山门 张宁/摄


建成之初,这里富丽堂皇,堪比皇宫,有文字描述其:“翚飞鸟革,虎踞龙蟠,不惟凌空挂斗,与帝座相同,而金碧辉煌,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每天大小官员人来人往,这儿成了当时的全国经济、政治中心。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6

普度寺内的多尔衮像 张宁/摄


多尔衮死后,爵位被削,这座王府也就废弃了。康熙三十二年(1694)王府北部被改建为玛哈噶喇庙,南部则成为宫廷的缎匹仓库。


今天行走在普度寺周边,还会发现缎库胡同、灯笼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地名,就是因为这里曾是皇宫内务府的宫库区。


到了乾隆时期,皇帝翻修扩建玛哈噶喇庙,并亲笔赐其名“普度寺”。民国时期这里被北洋军队所占据,后又先后改为粮仓、学校,最后只剩下平台上的一座山门和后座的大殿。建国后普度寺历经修复,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7

普度寺大殿 张宁/摄


普度寺以南,坐落着皇史宬,是为明清两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册的档案馆,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8

皇史宬 张宁/摄

  

不同于其他古建筑,皇史宬全部以砖石建造,不见一根木材、一点金属,因此既可防火又坚固耐用。


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后,皇史宬一度仍归溥仪小朝廷的内务府管理,1925年溥仪出宫后,皇史宬由北平故宫博物院接管。这个时期,皇史宬长期处于封存状态。


如今,其主殿虽基本保存完好,但一些配殿偏房已成了大杂院,至今还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内。


东华门上的门钉之谜


南北池子大街的交界处,矗立着紫禁城的东华门。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9

东华门 张宁/摄


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为人乐道的是城门上少了一排门钉。


按清代典制,皇家宫苑的宫门有“朱扉金钉,纵横各九”的要求。“九”乃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然而,故宫城墙四门中有三门都是八十一颗门钉,唯独这东华门仅有纵九横八共七十二颗门钉。


有人说,这是因为东华门靠近太子宫,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少一排门钉符合太子的身份。


也有人说,清代皇帝和皇后死后送殡迎灵都从东华门出,所以门钉数要用阴数,即偶数。也因此东华门被人们称为“鬼门”。


那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故宫的宫墙四门与正殿太和殿的关系是一个正五行方位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克关系,为了避凶化吉,古代建筑师将门钉数减少一排,解决风水问题。


走过东华门,就来到了北池子大街,它全长921米,宽21米,北边与五四大街相接。明清时期,这里居住的多是内务府的太监,后来还有武备院和俄罗斯文官旧署。不过现如今街上最著名的还数紫禁城“外八庙”中的凝和庙、宣仁庙。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0

凝和庙 张宁/摄


凝和庙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用来祭祀云神,庙名也是取云雾可凝结为水之意。


后来由于地近紫禁城,也常有进京官员来庙中住宿。民国二十二年,此地改为市立第四十三小学校址。后学校又改名为北平市立北池子小学。现在凝和庙为北京市北池子小学使用。庙内原来的照壁、钟鼓楼、天王殿等已拆除,大殿及殿前御道还保留。


凝和庙以北,是用来祭祀风神的宣仁庙,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1

宣仁庙 张宁/摄


每次遭遇旱、涝天象时,皇帝都要派亲近大臣前往庙内拈香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待上天赐福后,再派亲近大臣去报谢。


宣仁庙历经多年风雨,但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2

宣仁庙外墙 张宁/摄


皇城脚下的四合院


今天走在南北池子大街,除了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还能看到不少传统的北京民居。


一些价值连城的四合院就坐落在这里,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北池子大街上邓文迪的住宅。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3

媒体报道的邓文迪四合院 张宁/摄


如今路过,只能看到紧闭的黄棕色大门。


紧贴皇城,也让这些院落多了一些神秘的感觉。


不同于附近热闹的长安街、王府井,南北池子大街虽然地处中心,有四达之便,却是安静许多。夏日里,街道两旁的大槐树绿荫交午,总有着特别的清凉。


闲来逛逛,西边是故宫,东边是皇城根遗址,抬头能看到景山,低头还能看看金水河。若有兴致,还可以去南边的菖蒲河公园一游,真是十分惬意。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4

菖蒲河公园 张宁/摄


这大概就是北京的独特之处,有时候避开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再走几步,又是一处好景,静谧的环境还能让它多一些北京味儿。


今夏有空,您不妨也去南北池子大街上走走!


好 文 推 荐


一句大白话胜过千条枪的红军标语:国民党旅长表示很怕“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共产党当年那些充满革命斗志和豪情。而在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中,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激情的燎原岁月。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5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侵华战争日军何以敢以一挑五?陆军轻兵器产能竟不如中国地方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日关系,一直如车行刀刃之上,时有彻底倾覆之险。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6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司马懿的奸雄养成路:四十一年沉与浮,因活太久陷两难之境

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里,司马懿竟被洗白成了一朵白莲花。历史上的司马懿怎么可能如此一尘不染?从河内郡温县走到洛阳高平陵,司马懿花了41年。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7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地理 | 东华门为何还被称作“鬼门”:故宫旁边的街道不知藏着多少明清事 - 18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