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7.8°C-21.0°C
澳元 : 人民币=4.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3天前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6月2日,2名去浙江台州石人峡徒步的驴友在横渡野外溪流时落水遇难。随着城郊户外运动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新手涌进徒步、登山群。但热闹背后,户外组织的不规范发展和安全意识的缺乏,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落水失联

6月2日下午5点,张英突然接到万万姐姐的电话,电话里,对方语气慌乱,说万万出事了,一家人正赶往事发地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峡谷。没多久,张英就在网络上看到了那段传播甚广的视频。她那时还没意识到,这段时长3分22秒的视频,会是外甥万万生前最后的影像。

视频里,一条三四米宽的溪流上方横着一根黄色的长绳,两端由人拉着。万万站在溪流中,他穿着红色的短袖,那是他在户外经常穿的颜色。他和一穿着白衣的女性正借助这根黄绳子、踩着石头淌水过溪。水面约三四米宽、水深到膝盖处,他们的线路靠近水潭边缘,水流湍急。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两人之间还连着一根绳子,绳子一头系在万万腰部,一头斜挎在女人肩膀到腰间的位置,打了称人结,越拉越紧,防止脱落。这根绳子又通过卡扣与渡溪的黄绳连接在一起。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 1

石人峡附近景观(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形势看起来并不紧张,两人虽然颤颤巍巍,却也在水里慢慢往前挪动,溪岸右侧双手拉绳的男性还腾出一只手抽了一口烟。然而,挪到溪流中央时,女生脚下突然一滑摔倒,拖拽着万万一起跌入水潭边缘水流最急处。万万撑住石头迅速爬起来,右手抓绳,左手试图将跌坐在急流中无法动弹的女生拉起,却使不上力。他改换右手,但刚抓住黄色绳索,湍急的水流推着女生往深潭里掉,万万也随着往下掉。溪两边的人这才着急起来,使劲拉绳子,万万两人被拦住悬挂在潭边上,倾泻的水流不断冲刷他们的头部。他们挣扎了几分钟,试图将头抬出水面,直到绳子断裂,两人被水流冲走。

两天后,万万和女生的遗体被救援人员找到。搜救时,张英也在现场,她告诉本刊,一开始,搜救的人只有一台鱼竿形探测器,但探测器只能在表面探测,没法看到暗礁下的情况。焦灼的家属又联系了民间救援队的帮助,两批救援队带着皮划艇、氧气瓶,分别在事发地水潭和下游寻找。一直到6月4日上午10点,温岭市应急救协会成员王文伟凭借水下无人机在出事地下游七八米的地方,发现了面部朝下的万万。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 2

石人峡-布袋山环线

他们用无人机的绳子把人绕了两三圈,用锚钩勾了上来。拉上万万后的五六秒,与她绑在一起的女驴友也浮上水面。两人被拉上来时,皮肤灰白,嘴唇乌青,王文伟判断是窒息而亡。有着多年户外经验的王文伟觉得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他说借助绳索过河,正确的用法是绳子一头在上游一头在下游,不应该是绳子横跨溪流,因为这样“水流的冲击力最大,超过膝盖20公分的水冲过来就像一辆小汽车,人没法保持平衡”。

危险的雨后峡谷

石人峡距离台州市区有60公里,挨着布袋山景区。从石人峡到布袋谷是当地近两年小有名气的徒步线路,全程15公里,耗时6小时,累计爬升700米,有峡谷、溪流、瀑布等景观,被当地人称为“小九寨”。

距离石人峡1.7公里的洋坑村村民黄其胜告诉本刊,石人峡其实是一处烂尾景区。2010年,一个地产老板与包括洋坑村在内的28个村签订合同,投资打造石人峡景区。对方找人在溪上方架起钢制桥梁,还修建了多座凉亭。黄其胜说,2012年,景区就迎来了大批游客,多时有上千人,都是周边地区的。村民还开了4家民宿。6年后,地产老板犯罪坐牢,景区就烂尾了。黄其胜记得,2019年秋天,石人峡的钢桥被山洪冲毁,有人在水面上方搁了几块烂木头勉强过河。这之后,游客来得就少了,黄其胜隔好几个月才能看到一辆载着四五十人的大巴来,基本是户外徒步团。

一名浙江乐清的户外领队曾带队前往石人峡徒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枯水期,石人峡比较适合徒步,甚至有很多没有专业徒步经验的亲子团前往。但徒步难度并非一成不变,往往需要领队根据具体情形做出判断,“比如大雨时,路线湿滑,这时候就有危险了。”有着10年户外领队经验的蔡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暴雨后的石人峡十分危险,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他说:“户外运动中有句老话叫‘欺山不欺水’。有的水面看似平静安全,其实下面暗流汹涌。”这时候,应该及时更改路线。

事发前,石人峡下了一天的雨,6月1日14时7分,黄岩区气象台还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黄其胜告诉本刊,本地人很少雨后进山。黄其胜听村民说,这次来徒步的有36人,分三组,每组12人,是一家叫“乐嗨客户外部落”(以下简称“乐嗨客”)的户外组织带队过来的。遇难的万万是这次活动的领队。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 3

徒步中的万万(受访者供图)

万万姓章,因为微信名叫“万万没想到”,户外圈都叫他“万万”。张英说,万万37岁,在家中三姐弟里排行老二,父亲在本地做点小生意。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万万进入学校当了几年老师,后又去了一家教培机构。这几年,家人听说他在做项目,但并不清楚具体在做什么。在家人面前,万万内敛、话不多,朋友圈也完全对家人屏蔽,去年春节家庭聚会,因为被催婚,他没说几句话就走了。只有说到户外徒步时,他的话会明显多起来。张英感觉到他在家中和外面的状态完全不同,他曾听到他跟玩户外的朋友打电话,语气显得非常自信,“我想他肯定很受朋友信任和喜爱”。张英说,这次事情,如果万万及时放下绳子,也许他就不会出事了。

万万是在2020年加入乐嗨客的。冯均曾与万万一同带队。在冯均眼里,万万是个爱冒险的人,喜欢打头阵开路,原本平稳的盘山小路,他会直接选择走野路。乐嗨客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负责活动策划、带队。在加入乐嗨客时,万万就组织了几次在其他领队看来刺激的活动,包括去宁波象山港海边岩壁攀岩、雪天爬海拔979.1米的宁波最高峰青虎湾岗等。一名驴友今年2月在攀爬宁波四明山时偶遇带队的万万,对他印象很深。他告诉本刊,万万人很好很负责,山上下雪地面结冰很滑,万万带了冰爪,推着陌生的驴友上坡。

在冯均看来,这类活动应该只限经验丰富的“强驴”,但很多活动招募时,宣传文案中只要求“1米以上儿童,及60岁以下身心健康”,多数参与者经验较浅。每次有这样的活动,冯均就会告诉万万太危险,不要组织,但建议并未被采纳。冯均说,户外圈里,以能力论高低,“谁厉害谁都服谁,谁走的路线越难越厉害。”冯均能感觉到万万很想证明自己。凭借着这些刺激的活动,万万在乐嗨客很快有了一批“粉丝”,只要有空就会参加他组织的活动。

快速增长下的隐患

乐嗨客的公号介绍,其为宁波本土公益户外组织,每周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也为团队定制徒步业务。冯均告诉本刊,乐嗨客共有12名领队,他们有在公司上班的、有自己做生意的,也有蓝天救援队的成员,都是在业余时间组织宁波周边的户外徒步活动。乐嗨客有免费、难度低、距离近的夜徒、古道、景区等休闲路线,大量新人会被该类活动吸引入群,再参加付费、跨市区的爬山活动。领队会从付费的活动中获取领队津贴。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 4

网传此次活动截图(受访者供图)

冯均能感受到近些年城郊户外活动的火热。冯均说,最初乐嗨客创立时,只有群主和3名领队,后来很快又吸纳了9名领队。每次的免费活动,没有人数、年龄限制,队伍能有80人-100人,最多时二三百人,队内有十多岁的儿童,也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付费活动一般是跨市区的,要求最低30-35人成行。

2021年,冯均离开乐嗨客,但作为驴友,他常被拉入新的户外群中,最多时他同时加入了15个群,其中半数为小白创建,群员一天就涨了几百人,活跃度也很高。一名户外俱乐部负责人提到,宁波有工商注册的俱乐部至少五六十家,个人组织则不知道有多少。群多,竞争也激烈,“你不组织活动,活动不吸引人,他们就去其他群了。”冯均说,某种程度上来说,万万组织的刺激性线路可以留住一批想走高难度线路的客群。

但大量涌入的小白和不断建立的不规范户外组织,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冯均说,乐嗨客12名领队有徒步经验,但只有两名领队有水上救援能力。在乐嗨客当领队时,每次活动,他通常会再找一个副领队,他负责带路,后者压队,但有时人多领队不够,他只能找老队员帮忙照看。冯均说,万万的路线难度高、风险大,不少领队不愿参加,有7成以上都是万万单独带队,老队员帮忙压队。冯均看了事发视频,拉绳子的是老队员,他估计只是帮忙的。

浙江“野景点”两驴友遇难:野蛮生长的城郊徒步(组图) - 5

万万的探洞和溯溪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一些自发的户外群里,风险更大。一名驴友今年加入了一个300多人的户外群,他告诉本刊,群里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活动。最随意的是,第二天的活动,提前一天在群里发“明天本群亲子活动,绍兴新昌盐帮古道,9点半左右出发,空的跟”。一位1年前多次参加乐嗨客活动的驴友说,在她印象里,乐嗨客算“负责任”的,至少会保证“不能有一个人掉队”。她曾经跟过别的徒步团,“无人压队,没人管后面落单的人,导致找不到路。”

近半年,万万在朋友圈晒过近40次徒步经历,每个月近6-7次,其中不乏溯溪、攀岩、瀑降、探洞等活动。出事后,家属关闭了万万的朋友圈和社交账号。现在唯一能看到的照片是他的微信头像,1米68的他有着一张圆圆的脸,皮肤黝黑,身材壮实。背景是一片橙色的荒漠和深蓝色天空,他站在刻着“西藏秘境、天上阿里,海拔5080米”的石头旁,笑容满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Petrel0919
Petrel0919 3天前 回复
大自然是不会在意任何渺小的人类活动的
MurphyCheung
MurphyCheung 3天前 回复
亲近大自然同时也要有敬畏之心
大皮王
大皮王 3天前 回复
自己徒步若干次就自称资深驴友的人不在少数
Ms_Jillian
Ms_Jillian 3天前 回复
惜命的人不要玩命,知道哪里有风险就远离风险很重要
笑了笑的關太
笑了笑的關太 3天前 回复
看似毫无门槛的轻徒步也要学习野外求生知识和野外运动基本常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