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1.8°C-23.0°C
澳元 : 人民币=4.85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2017-04-18 来源: 猫眼电影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1

一说起第四代导演,很多人总会有一种停滞的印象——在那个集体掩盖个人光芒的时代,个人特色往往融化为集体创作。相较于亢奋色彩浓烈的张艺谋、自负历史使命的陈凯歌、后现代式讥讽的黄建新这些导演和作品观众能够如数家珍,温吞如水的第四代却尚不能享受这应有的待遇。但是去年一位第四代导演的某部作品却引起惊动整个娱乐圈的话题事件,不是观众的自娱自乐,是整个电影界的发声。作品是《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2

这部电影是他的遗作。在此不想就这个事件本身发表任何评论,但了解后续的观众也能知道,这并非吴老的初衷。当一个电影的运作过程成为热点营销事件之后,太多观众已经有了不再纯粹的“前理解”,而对于电影好坏,难有公允的判断。第四代的温吞如水,在这部电影不露痕迹的形式中也得到了承袭。影片无不对流露对传统艺术丧失的喟叹,少部分观众发出了反对的声音——我们不该因循守旧。但是我们能仅仅从一段两个小时的观影经历中透析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吗?电影的本文,不只有电影织体本身或者其表面的道德批判。但我们可以打碎电影织体,抛开道德成见,回溯到吴老的电影人生,去追问——为什么《百鸟朝凤》会逆时代而行地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业界人士和观众来为其发声?

不只是伯乐,而是人生导师

故事要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除了第四代导演以外,吴天明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历任厂长之一。“西影厂的发行量全国倒数第一,两年以后就成了正数第一了。”这是吴天明骄傲的原话。然而在外人看来(他自己并不这么觉得),他更值得骄傲的身份是第五代导演的伯乐。无论是前文提到的陈凯歌、黄建新,还是当时尚年轻的翘楚们周晓文、顾长卫、李少红等,都曾受他提拔。没有吴天明,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将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你以为第五代的作品是国产电影的遮羞布,没有他们中国电影将无路可走?

事实是,当时第四代导演风头正盛,拿奖拿到手软,吴天明一人就凭借《没有航标的河流》和《老井》分别获得第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和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在“电影始终是大众艺术”的理念下所制作的电影,票房也从不示弱。可是吴天明依旧毫不吝惜地给予他们机会,因为他太知道,中国电影需要新鲜的血液了。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3

张艺谋拍《红高粱》的时候,开拍了才发现取景地高密并无高粱,而再种高粱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在当时特立独行的张艺谋本就不被看好的尴尬境地之下,吴天明即刻凑好了四万块给张艺谋种高粱。这种出手相救,简单来说是对徒弟的同情,但真正驱动吴天明的力量,是一种期待和自信——好作品不怕等待,也不怕阻挠。其实当时叛逆的第五代横空出世,对其的全力支持背后是以吴天明个人和西影厂名声所做的赌注。所幸的是吴天明胜了。至于他这一执着的改变了中国电影走向这一事实,不知慧眼识珠的吴老是不是早就有预料。这方面,吴天明不是固步自封,他只是对于自己认定的好作品,好导演,会因自己的执念而倾尽全力给予支持。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4

电影真正需要的是真诚

这种执念,同样也存在于其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上。无论是张艺谋自曝的吴老对其近十几年的电影闭口不谈,还是他的作品《变脸》和《百鸟朝凤》中对于现代社会忽视传统艺术的沉痛拷问,都在反映着这一事实。如果说这种执念就是固步自封的话,如果说吴老所毫不吝惜地给予珍贵机会尚是因为西影厂厂长的身份的话,那么张艺谋不会说——拍《归来》时他只想着拍完给恩师吴天明看一看。“我很希望从他嘴里听到对我的一些看法,我很在意他。”电影人的先锋意识,吴老可以接受且乐于接受。对于其商业意识,吴老也从不批评。因为第四代从来不抛弃观众,商业电影从某种角度上反映着当前时代观众的需求。他所遗憾的可能只是,电影制作者们不去深剖观众的心理,进而精心打造一部观众和电影从业者都发自内心欣赏的作品。

回顾吴老这么多年的电影,都带着第四代的特质——从不避讳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营造。“有人活得潇洒,电影观也潇洒。可是我做不到。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太行山区的石匠,寻寻觅觅,只对那些沉甸甸的东西感兴趣...也许很可笑,但我是真诚的。”吴老说,电影是有感而发,是传输真诚的心灵讯息。所以吴老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离开现实题材,多亏了其深厚的叙事功力和朴素的电影语言,其真实讯息的传达往往自然而不突兀。

他是中国电影的幸运

大概没有人能如同《老井》一般呈现乡土西部人们对于水和爱的渴求;也没有人能将传统艺术精髓和卖艺人所经受的人情冷暖糅合得像《变脸》一般直抵人心;也没有人像他一样执着于中国故事,描绘对象横跨各个阶层,从《首席执行官》中的海尔总裁到《变脸》中的底层卖艺人,到其未能完成之作《农民日记》以及他大部分电影中的农民群众。观众之所以能在他的电影中听到振聋发聩的时代发声并受其影响,除了其文化意识以外,就是其对电影艺术和观众心理的把控。电影之外,也没有人会像吴老一样为自己电影取景地奔走相告,从而改变了“老井村”的命运。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5

“从《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到今天这部《百鸟朝凤》,吴天明导演把他所有对人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都放在了倾尽他心血灌注的电影里。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电影。”黄建新如是表达对吴天明的追思。我们不一定要去深究电影内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但我们不能忽视电影对内容和形式臻于完美的追求以及其文化力量。承担着社会与文化责任的吴老先生,无法接受电影业“娱乐至上”的风气。所以他拍《百鸟朝凤》,看似有点对娱乐侵蚀传统进行了用力过猛的批判,但实则放置于当下的整个电影作品大圈,是一种平衡。吴老从未奢求自己的电影在票房上能有优势,甚至没有期待《百鸟朝凤》能够上映。他所做的,无非是一种平衡,是一种对于电影制作初心的重申。你知道,人不能缺了水。在经受感官刺激和意识形态猛烈震荡之后,需要有一杯温开水来滋润心田。

4月20日吴天明回顾影展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展出的作品有《百鸟朝凤》、《首席执行官》、《非常爱情》、《变脸》、《老井》、《人生》和《没有航标的河流》,影迷朋友们可以前去观赏。

焦雄屏如此评价吴老先生:“中国电影有吴天明是国人的幸运,他从不妒才,真心喜欢那些比自己强,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的判断力从来没错。”2015年,“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成立,他支持电影创新的涓流将继续流淌绵延。

他的制片厂曾经倒数第一,但张艺谋拍电影只想给他看 - 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