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9.6°C-22.0°C
澳元 : 人民币=4.83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2022-01-06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1年12月17日,李靓蕾的一条微博登上热搜,让大家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女性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家全职带娃,最终走到离婚收场的故事。

不过,今天并不是来聊王力宏与李靓蕾之间的恩恩怨怨的,事情的真相如何,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只是借这个事件,来谈谈女性的“无私奉献”,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1

“无私奉献”让夫妻难以恩爱如初

“做的是什么呀,太难吃了,算了,我来做!”

“拖个地都这么慢,算了,我来拖!”

“说了多少遍,衣服不能那样叠,算了,我来叠!”

“买花太浪费了,下次别买了。”

这些话熟悉吗?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多人总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明明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却连一句“好话”都得不到,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2

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太无私了,不知道爱自己。

你不舍得买护肤品,却要给丈夫买1000块钱的西装时;当你在节日收到鲜花和蛋糕,却心疼钱,让丈夫以后别买时;当你心疼丈夫上班累,体贴丈夫不会做家务,自己全权承担时;

在短时间内,丈夫可能会觉得你温柔体贴,很会持家,简直就是娶到了一个宝贝。但时间久了呢?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当你哪天看上一套500块的化妆品时,你丈夫就很可能对你说:买这么贵的护肤品干嘛?你之前用的30块的大宝,不也挺好的?这就是人性!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3

当然,也并不是说爱自己就是要买很贵的化妆品,收很贵的礼物,与丈夫锱铢必较的平分家务。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好好地爱自己。

一朵10块钱的玫瑰也很浪漫,一个50块钱的4寸小蛋糕也很香甜。丈夫做家务慢就慢,做得不好就不好,只要他有心去做就行了。

在夫妻关系里,重要的是要让双方都有存在感、参与感。只有一方单方面的“无私奉献”,就会积累太多委屈,开始计较得失,感情也不再平衡,最终,也很难恩爱如初。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4

“无私奉献”让孩子难以感受母爱

之前偶然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大致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说妈妈整天在家就是煮煮饭、做做家务,有什么好辛苦的?看到很心酸对吧?这也是事实,一个人“无私奉献”久了,连孩子都感受不到你的辛苦,感受不到你的付出。

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是:最好的母爱就是能让孩子燃起对生活的热爱,而如何能让孩子感受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件美好的事情?这一定不是妈妈“教”出来的,而是示范出来的!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5

就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整天焦虑,满面愁容的妈妈,你告诉孩子: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你要热爱生活。你觉得孩子看到你的样子,会相信你说的话吗

但如果你是一个有自己的事业、爱好、朋友,每天都积极向上、容光焕发的人。就算你不告诉孩子让他热爱生活,但在你的感染下,他依旧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所以,如果你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母爱,就不要一味地进行“无私奉献”,而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无私奉献”而感动的人,只有你自己!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6

“‍无私奉献”让家庭难以和谐

“这个家离开了我就不能转!”

你还在为这句话而感到自豪吗?在我看来,其实是极大的悲哀。为什么离开了你不能转?因为饭没人煮、碗没人洗、地没人拖、衣服没人晾、娃没人管……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一个视频,大致是“妈妈情绪突然崩溃,冲女儿发火后,自责大哭”。

看完挺心酸的,当妈妈选择“无私奉献”,不光要承担全部家务,还要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时,势必要牺牲掉自己的事业、朋友。

心理学: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从母亲的“无私奉献”开始的 - 7

当妈妈每天围绕着丈夫、孩子、家务和一份没上升空间的工作时,身心的双重疲惫必将会造成情绪上的崩溃!

当妈妈整天情绪焦虑、愁眉不展,自己都不能心平气和时,又怎么能好好地跟丈夫、孩子进行沟通?家庭又怎么会和谐呢?

“无私奉献”不会让夫妻恩爱如初,也不会让孩子心生感激,更不会让自己有所“获益”,只会是一个家庭开始“败落”的开端。

余生,请做一个“自私”的女人!

- The End -

作者 | 拾希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