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6.0°C-18.9°C
澳元 : 人民币=4.79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2022-04-18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原创、深度、格调

所谓心理控制,指的是通过对比以及洗脑的方式打压对方并对其进行精神绑架,让其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精神霸凌。

心理控制不仅仅只存在于两性关系领域,伴随着人际关系的发展,还广泛出现在职场、校园、家庭等这些较为常见且当事人自身不易察觉的场合当中。

根据美国统计学家内曼的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超过80%的人容易被心理控制的概率和学历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关系,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可能有出入,在我们的心目中,越是聪明的人在现实层面越有主见,也能更快地适应情感法则。但为什么,往往是拥有着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心理控制呢?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1

在我国一贯以来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之下,定义一个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要求一个优秀的学生就是要戒骄戒躁、要虚心谦让,哪怕是在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之后也不能表现出愤怒或者是不满。

我们被教导能够控制情绪才是成熟的表现,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正确对待的态度,而社会的残酷性就在于此,这些世俗眼光中懂事的孩子,在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反而是最容易被心理控制的群体。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2

根据心理学家李松蔚的观点,拒绝被心理控制是存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中的原始本能,并不需要教,被批评、被侮辱的时候表达出愤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但可悲的是,在我国权威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下,我们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被逐渐抹杀。越是取得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人,他的思维往往也越是僵化和固执。

因为他在其所处的领域内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或者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想要突破原有的思想桎梏难度是很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感觉到越发无助。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3

对于很多亲身经历过心理控制的人来说,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因为内心的善良柔软,往往不愿与对方产生争执和冲突,因为害怕伤及彼此的感情而选择了回避和忍受。

而拥有高学历的人,他们所处的平台决定他们所交往和认识的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双方之间是朋友、情侣或者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所以被心理控制的人倾向于更加信任对方,从而给予了他人对自己施加心理控制的机会。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4

在聊天脱口秀类综艺《圆桌派》当中,许子东教授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他说:“我会把我的课程规范告诉学生,也会告诉他们要学习什么内容,才能拿到高的分数。但是,我不会告诉他们,只有我说的才是对的,你们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如果你的答案跟我不一样,但是合理,我会非常高兴。”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当中,尊师重道是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树立权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在这种权威笼罩下的我们则没有说不的权利。

在费孝通《乡土中国》当中曾经说过,“西方文化的基础是男女有别,而东方文化的基础则是尊卑有序”。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5

相信这一点我们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深有体会,成年之后的我们如果被剥夺了说不的权利,就等于取消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为自己做决定的资格,由此可见,该说不的时候说不、该生气的时候生气,竟成为很多人不具备的性格特质。

在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当中,权威是不可以被挑战的,而权威在有些时候并不是因为有些人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当中有卓越的成就或者是丰富的学识,而仅仅只是依靠长幼次序来确立的权威地位。

在当前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在变得社会化的同时也变得钝化了,面对别人的批评甚至是羞辱,我们只敢保持沉默。被称为当代鲁迅的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批判当今的大学教育:“学生们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敢质疑老师,不敢质疑教授,遇到问题只会眼泪汪汪的求助他人。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6

而在一些小聪明上,比如考试作弊,为了助学金、奖学金给老师送礼,却学得头头是道。”

在著名心理医生武志红《成为更好的自己》课程当中,他曾经强调:“我们要保持自己自己最基本的兽欲,对于人身攻击事情,要适当发泄自己的情绪,拒绝洗脑自己,勇敢地为自己发声。”

笔者曾经在一个讨论双休重要性的话题下面看见过一个网友的评论,深以为然——“双休当然重要,我们现在为双休做的抗争,是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让后代也能享受这种福利。这两个事情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在心理学界曾经提出过“社会交易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当事人会在获得回报的预期下,涉入并维持与他人的交换关系。

心理学: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被“精神霸凌”?因为他们服从权威 - 7

该理论仅限于检验从他人得到回报的行为以及被称为"交易"和"交换",具有双边,交互,互惠的过程和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利益交换,而我们在生活中拒绝被心理控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自己的价值,并了解一切互惠关系都是建立在价值交换的基础之上。

如果我们不断劝说自己接受不公平的待遇,那其实是在帮助别人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这样只会助长那些不公平的行为不断地发生在我们以及后来者的身上,而我们则成为下一个后来者。

如果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和坚定的内心,如果我们面对生活和职场的心理控制敢于表示反对,如果我们能尊重自己的合理诉求坚强做自己,那么叫停这些几乎渗透在各个领域的心理控制现象指日可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豪想喝牛奶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appas, S. (2010, October 10). Even Grown-Ups Need Security Blankets. LiveScience.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