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3.5°C-25.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7天前 来源: 新浪娱乐 - 皮哥orange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花团锦簇的娱乐圈,不乏楚楚动人的美女。

但放眼望去,称得上才貌兼备的女明星,却是寥寥。

莫文蔚算一个。

伦敦大学毕业,精通七国语言,唱歌演戏都有大众熟知的代表作;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

陈晓旭也算一个。

文学造诣精深,写得一手好诗,转行商界也如鱼得水,30多岁便身价过亿。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

但如果说谁是娱乐圈第一才女,非张艾嘉莫属。

华语乐坛的大佬刘文正,曾如此评价张艾嘉:“一个美丽,而又危险的女人。”

曾被李宗盛和罗大佑疯狂追求,和华语影坛的史诗级人物杨德昌,也是互相欣赏的知己。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

做音乐,她的专辑红极一时,李宗盛为她写的那首《爱的代价》是传唱至今的经典。

拍电影,她常常导演、主演、编剧三位一体,各种电影节提名拿到手软。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4

最厉害的是,无论在台湾、香港还是内地拍戏,张艾嘉都能自如融入到当地的社会语境里。

2017年,张艾嘉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到内地拍电影,却拍出了比内地很多导演还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就是电影《相爱相亲》。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5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6

01、

岳慧英(张艾嘉饰)带着丈夫和女儿,在医院送完了母亲的最后一程。

送走母亲后,慧英做出一个决定:

把父亲的坟从老家迁来市里,和母亲葬在一起。

这个决定,牵扯出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复杂三角恋情。

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包办婚姻,不得已在农村娶了妻子,也就是电影里的阿祖。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7

不久村里闹饥荒,父亲前往大城市闯荡,由此认识了慧英的母亲,两人相爱结婚,在城市定居。

留守在家的阿祖始终没有改嫁,而是选择从一而终,伺候公婆养老送终。

因此对于慧英想要迁坟的主意,阿祖坚决不同意:

孤苦伶仃一辈子,丈夫活着的时候不能在一起,难道死了还要把他从身边夺走吗?

矛盾一触即发。

慧英雇人去迁坟,阿祖趴在坟上死活不起来,迁坟事件陷入僵局。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8

对于已近耄耋之年的阿祖来说,守的不仅是婚姻,更是贞节礼教。

正如《周易》所言:“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短短几个字,千百年来被社会奉为教条,以至成为鉴别“是不是好女人”的标准。

就像村口耸立的贞节牌坊,高高在上睥睨一切,以道德之名将女性命运与守寡守节深度捆绑。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9

而对于坚持迁坟的慧英来说,将父母合葬乃是子女应尽的孝心,做不到这一点简直是愧对父母。

但越是想尽早完成,越是容易节外生枝。

先是电视台得到消息,就像闻到肉味的苍蝇一般蜂拥而至。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0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1

到慧英单位门口围堵采访,把阿祖请到台里录制节目,尽可能抓住一切爆点制造噱头。

接着,慧英为了用法律手段争取迁坟许可,到民政局给父母补办结婚证明,却被告知要先去父母当年登记的街道办拿到原始资料。

就这样,慧英从民政局到街道办,从街道办到资料馆,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街道办。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2

慧英很不理解,父母在一起一辈子,夫妻关系还能有假?

工作人员理解但很无奈的表示:

“我知道他们是夫妻,但也得有个证明才行!”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3

“迁坟”事件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我们早已见怪不怪的习以为常,露出现实的灰色尾巴。

电视台为了博取收视率,本着一切热点皆爆点的原则,罔顾他人感受曝光其隐私;

各个部门“按流程办事”,将一纸证明踢皮球般踢来踢去,绕一大圈后又踢回原点。

这是一张证明的事,又不单单是一张证明的事。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4

就像这场迁坟闹剧,表面上看是原配妻子与“二房”女儿的情感纷争;

实际上操纵这一切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礼义道德,是封建残余的幽灵作祟。

02、

作为迁坟闹剧的“始作俑者”,慧英没有预料到一桩家事,会发酵成人尽皆知的社会性事件。

这无异于公开处刑,在众目睽睽下给慧英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其实在此之前,慧英早就已经因为生活中频频亮起的红灯疲于应对。

比如慧英和丈夫老尹的关系。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5

饰演老尹的,是和张艺谋、陈凯歌齐名的第五代导演田壮壮。

张艾嘉毫不掩饰对田壮壮的欣赏。

就像她说的,如果年轻的时候遇到田壮壮,一定会爱上他。

但在电影里,两人却是一对早已被岁月消磨了激情的老夫老妻。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6

彼此相对没有了浪漫缠绵,只留下生活的鸡零狗碎。

看着身为驾校教练的丈夫手把手教王太太练车,她会忍不住说两句酸话;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7

在民政局办事不顺,她会埋怨丈夫只会做滥好人不帮她说话;

老尹买了新车,她最先关心的是车贵不贵花了多少钱;

昔日买车以后一起旅行的约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本算计。

就像老尹说的,以前日子清苦,总盼着能过好点;如今日子变好了,感情反而淡薄了。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8

还有和女儿薇薇的关系。

在电视台工作的薇薇,似乎事事都要和慧英唱反调。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19

交男朋友,慧英是最后一个知道;几天不回家住,也只瞒着慧英一人。

特别是迁坟这件事。

女儿不仅不支持,还把迁坟过程用相机录下来,第二天拿到单位给同事们看。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女儿却偏偏搞得人尽皆知,让慧英下不来台。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0

当女儿提出要搬出去住时,慧英极力阻拦,警告她出去以后不要再回来。

忍无可忍的女儿终于爆发: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听你安排?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1

说罢摔门而去。

除了和家人的关系,慧英最恐惧的是变成一个没用的人。

身为小学老师的她,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了半辈子,如今依旧干劲十足。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2

但马上迎来55岁生日的慧英,已经进入退休的倒计时。

当周围的同事、学生还有家人都在为她送上退休祝福,慧英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看着黑板上的“祝岳老师最后的教师节快乐”,她脸上写满不悦,默默走上前擦掉“最后的”几个字。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3

按照世俗的标准来看,慧英是个强势的女人。

事业上,她有高强度的追求;

在家里,她要知晓丈夫和女儿的一切动向,让他们听差办事。

但在强硬的表象下,慧英却有着不为外人察觉的患得患失。

她不希望退休,是害怕失去存在价值,成为一个没有用的人;

她对家人的独断专行,是因为爱的太深,担心某一天至爱之人会离自己而去。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4

说到底,慧英还是不够坦诚。

她想拥有全部的爱,却又无法直面真实,只能陷入与生活倒影的虚妄争斗中。

03、

看似大大咧咧的女儿薇薇,此时也正苦闷于情与理的单项选择中。

于情,她和来到此地的流浪歌手阿达,相识相爱,准备托付终身;

于理,她知道心向远方的阿达,在这里难以久留,迟早会离开。

激情燃烧的悸动之下,薇薇瞒着父母准备和阿达领结婚证,企图用婚姻把爱人留在这里。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5

从外公和阿祖的一纸婚约,到薇薇和阿达的一纸婚约,任凭时代沧桑巨变,用婚姻捆绑爱情的观念,依旧盛行。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6

但强扭的瓜终究不甜,为情所困的三代女性,最终还是选择了放手。

当阿祖看到丈夫老年时的照片,她的眼神在照片上停留许久,最后只说了三个字:不像啊。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7

记忆中的男人与现实发生巨大的割裂,也让阿祖对于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开始动摇。

直到下雨天阿祖不小心搓坏了她和丈夫的那张PS合影,泪眼婆娑的她终于想通了——

所有的坚持和等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8

坐在丈夫的坟前,阿祖轻抚尸骨说着“我不要你了”,就此放下执念。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9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0

强势如慧英,坐在老尹新车的副驾驶座,听着崔健的《花房姑娘》,忍不住和老尹袒露心扉。

她哭着说起梦中那张年轻男人的脸,想起是老尹年轻时的模样;

听着老尹说“我肯定要出去,有你陪着最好”,鼻子又是一酸;

抽泣的慧英傲娇地告诉老尹:以后不许王太太坐这个车子!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1

这一次,她酣畅淋漓地释放了积蓄已久的负能量,爱情的酸臭味开始在车里弥漫,温暖且浪漫。

她不再执着于迁坟,而是准备把母亲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

薇薇仍然爱着阿达,只不过最后没有去领结婚证,而是放阿达去远方追梦。

看似潇洒的告别,嘴里说着“我不会等你了”,转头又告诉母亲自己要等他一辈子。

紧接着薇薇又问慧英:一辈子究竟有多久?脸上写满迷惑与踌躇。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2

慧英笑了笑没有回答。

她知道问出这个问题的女儿,不会像阿祖那样苦等爱人一辈子了。

04、

据张艾嘉所说,她原本想给电影起名《陌上花开》,取自典故“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句话是吴越国王钱镠,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及到的。

意思就是小路上的花都开了,你可以赏着花,慢慢地回来。

没有肉麻缠绵的字眼,却道尽丈夫对妻子的情深思念。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3

但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相比于“陌上花开”,更在乎的是“亲其所亲”。

什么是亲?

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血缘亲情,更是人情面子。

家里有老人去世,请来专业的哭灵人跪在死者灵位前,放声恸哭,以此壮大排场;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4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5

阿祖守着一堆枯骨不愿放手,只是为了生不能同衾,死必要同穴。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6

他们只记得相亲,却忽略了相亲之前,要学会相爱。

影片最后,孩子们围在偌大的贞节牌坊前嬉闹,有的孩子甚至爬到牌坊之上,完全没有了开头肃穆威武的气派。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7

沦为孩童玩物的牌坊,喻示着思想枷锁的脱落,伦常赋予的神圣意义宣告瓦解。

影片用这一镜头作为结束,是希望曾被封建礼法困缚的女性悲剧,在这个时代不会重演。

诸如此类意味深长的细节,在片中比比皆是。

比如阿祖家墙上的那幅神秘文字,实际上是女书,是阿祖等了一辈子的男人的名字。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8

比如慧英两次梦到高塔上的年轻男人,是国产片少见的对于中年女人性幻想的刻画。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39

比如慧英和老尹找街道办,昔日的住宅区如今面目全非,高楼林立尘土飞扬,时代的巨变与个人的记忆发生碰撞。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40

看似波澜不惊的剧情,却处处充满回味,这也是本片值得N刷的原因。

就像有网友说的,不同年龄的人看这部电影会有不同的感受。

年轻人看它,看到的是爱而不得,浪漫不死;

中年人看它,看到的是家庭责任,现实无奈。

台湾的张艾嘉,在内地拍了一部“迁坟”的电影,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41

在一众喜欢把热点当卖点,把痛点当笑谈的现实主义电影里,《相爱相亲》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孤品。

它用平和却充满力量的笔触,写出了中国社会最残酷,却又最温情的现实,治好了无数中国家庭的精神内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发布于:江苏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